孕期爱美之黑榜——速速避坑

2024-08-27 08:52:40生殖医学中心

  都说怀了孕的女人又丑又肥,难道怀孕就不配享有爱美的权利了?

  只是这变美的“坑”不少,打着孕妇专用的“智商税”产品也不少,孕妈们是小心又谨慎,无法识别这“坑”的真假,一部分孕妈索性躺平。

  四川素有盛产美女之名,放眼望去个个都是肤白貌美、气质佳。躺平?倔强的川妹子可不干,躺平不可能!马上派出“爱美”孕妈代表“王女士”出战,和小编一起来扒一扒!

  俗话说得好“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如何包装自己,成为了变美的必备条件之一。

  说到打扮,自然就少不了“化妆、烫发染发、美甲等......”那对于同样爱美的孕妈来说,这些变美的方式仍旧可取还是必须舍弃?

  (发型篇)

  王女士:俗话说“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虽说是句玩笑话,但足以见得大家对于发型的要求是极高的,说到发型那就少不了烫发、染发,那孕期可以烫发染发么?如何在发型上变美?

  小编:市面上的染发剂按其成分可分为三大类:无机染发剂(金属染发剂)、合成染发剂(氧化染发剂)、植物染发剂(天然染发剂),其中无机染发剂和合成染发剂中绝大多数的成分(例如对苯二胺、醋酸铅、氨水、间苯二酚等..)对机体细胞有致突变作用。而烫发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碱性溶液及氧化剂同样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虽然这些成分在使用过程中极少部分会被身体吸收,但在染发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对染发成分产生了过敏反应导致头皮的完整性的损害,这些有害成分被身体吸收的风险就会相继增加,因此孕期应尽量避免烫发染发。

  王女士:染发、烫发有风险,要想头发美,那可怎么办?

  小编:做好平时的基础护理,使用国家安全认证的洗护产品,保持头发健康洁净,偶尔也可使用加热棒来造型,不过在使用过程中需小心谨慎,避免被烫伤。

  另外友情提示:虽说纯植物染发相对安全,但由于纯植物染发剂稳定性差、染色方式局限等原因,并未被广泛应用,但仍有很多不良商家打着植物染发的旗号,添加极少量的植物成分来混淆概念,因此女性朋友们在使用植物染发剂时,慎重选择,切勿被虚假宣传蒙蔽了眼睛。

  (美甲篇)

  王女士:除开特殊工种以外 ,美甲似乎已经成为了现在女性生活中的一部分,美甲不仅好看还便于操作,市面上可选择的花式也让人心动不已。那指甲上没有毛孔、血管,涂一涂总没有问题了吧?

  小编:常见的20种甲油成分中,有三种成分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被称为“甲油三大毒”其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苯、甲醛,这些有害成分可通过口鼻吸入、皮肤渗透、甲床吸收等方式进入到体内,不仅会引起机体疾病还会破坏生殖能力,引起雌激素的分泌减少,降低精子的质量,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导致流产等...对于孕妈来说,即使使用不含这三种成分的甲油,而甲油中的其他成分也会存在潜在危害,因此孕期美甲不可取,保持手部清洁更重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细菌好身体!

  王女士:孕妈遇上秋冬季,或者孕妈属于医务人员等特殊职业,洗手较勤,手部干燥时可以使用护手霜么?

  小编:护手霜是可以使用的,选择无香精无刺激成分的产品(例如维生素E、甘油、氨基酸等成分)来保护双手。

  (化妆篇)

  王女士:每个人都有爱美的权利,孕妈也不例外,想要画个美美的妆,可化妆品成分那么多,看不懂,分不清,化妆究竟对孕妈友好么?

  小编:孕妇能否使用化妆品一直是人们激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有研究认为,化妆品中所含的某些有害化学物质能够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管,继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但也有研究认为尚缺乏临床有效证据证实孕期化妆品使用可造成上述危害。然而很多孕妈认为,孕期受激素影响,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妊娠斑等问题,会对孕妈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不愿出门,而孕期化妆,有助于心情愉悦。那孕期究竟要不要化妆呢?

  来来来

  小编来支招

  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几点

  帮助孕妈恢复自信

  1、尽量选择成分安全的化妆品,禁止使用“三无”产品。

准妈妈慎用成分,建议收藏!





类别

成分

可能存在风险

抗衰类

维A衍生物(维A醇(视黄醇)、维A酯、维A醛

大量口服可致胎儿畸形,外用尚无数据,建议慎用

抗痘类

水杨酸类

大量口服有致畸及流产风险,外用尚无数据,建议慎用。

防晒类

二苯酮类

可通过母体进入乳汁,潜在风险未知,其性质不稳定,具有一定的致敏性和光感性。

祛斑类

维甲酸、对苯二酚

动物实验中,有致畸作用,建议慎用

  2、孕期化妆,能少则少,妆容不宜过重,尽量淡妆,妆后及时卸妆,避免残留。

  3、避免使用颜色过于鲜艳且味道浓烈的产品。

  4、拒绝医美,预防感染,避免刺激。

  打总结,敲重点!!

  怀孕期间要小心,黑榜榜单需规避!想要变美别踩雷,牢牢记住这六句,包你又美又省心!

  烫发染发不可取,护发养发安排起,

  美甲虽美伤身体,手部清洁为自己,

  孕妈素颜要自信,宝宝健康更美丽。

  变美小课堂,小本本记一记!

1.清洁

孕期水油不平衡,油脂分泌旺盛,易出现粉刺、黑头、痘痘等,因此皮肤清洁应彻底,选用温和不刺激的清洁产品,早晚清洁皮肤,洗脸时以小范围打圈的方式,深度清洁,并且定期去角质。

2.保湿

孕期皮肤容易干燥缺水,皮肤保湿很重要,选用成分安全的水乳,坚持早晚使用,保持肌肤水润有光泽

3.美白

孕期受激素影响,黑色素细胞活跃,皮肤容易暗沉,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及蔬菜,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有助于美白。

3.防晒

怀孕后的肌肤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导致黄褐斑的形成,因此孕期防晒很重要,建议使用遮阳帽、伞等物理防晒,既安全又可靠。

  小编:爱美是一种追求,是自我形象的提升,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对于新时代的女性来说,怀孕不再意味着素面朝天,蓬头垢面,慵懒随意,怀孕也可以自信与美丽,正确掌握孕期变美秘诀,才能在变美的同时安全孕育。

  参考文献:

  [1].《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2].谢军,刘彦慧,黎丽芬,等.油漆和染发剂导致人体染色体畸变的分析:附2例首报染色体核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07):1651-1653.

  [3].庄宛,孙婷,王鹭骁,等.进口染发剂和烫发剂的联合致突变作用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06):646-649.

  [4].李星彩.染发剂烫发剂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01):47-48.

  [5].李峰,孙和平,曲莉,等.甲醛和甲苯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生殖与遗传毒性作用的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6,15(04):325-327+331.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16.04.005.

  [6].连花,封少龙,全李涛,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小鼠骨髓微核和精子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01):5-7.

  [7].程梦琪,刘抱宏,桑育黎,等.植物染发剂的研究[J].应用化工,2022,51(S2):227-230.DOI:10.16581/j.cnki.issn1671-3206.2022.s2.003.

  [8].于召龙,柳超,田纪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生殖及发育毒性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20,36(18):2582-2585.DOI:10.13329/j.cnki.zyyjk.2020.0683.

  [9].吴微. 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35-83.

  [10].刘宏图.化妆品中有害成分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11):225-226.

  [11].周珏,封梅,莫艳梅,等.口红中重金属的检测及安全性讨论[J].日用化学品科学,2021,44(07):62-65.

  [12].Navarre-Belhassen C, Blanchet P, Hillaire-Buys D, Sarda P, Blayac J-P. Multiple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ssociated with topical tretinoin. Ann Pharmacother 1998;32(4):505-6.

  [13].Lipson A H , Collins F , Webster W S . Multiple congenital defect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use of topical tretinoin[J]. Lancet, 1993, 341(8856):1352-3.[3] Pudney P , Mickal MÉlot, Caspers P J , et al. An In Vivo Confocal Raman Study of the Delivery of Trans Retinol to the Skin[J]. Applied Spectroscopy, 2007, 61(8):804-811.

  [14].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Sunscreen drug products for over-the-counter humanuse:proposedrule.FedRegist.2019;84(38):6204-6275.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FR-2019-02-26/pdf/2019-03019.pdf.

  [15].Briggs GG, Freeman RK, Yaff e SJ. Drugs in pregnancy andlactation a reference guide to fetal and neonatal risk, 8thed. Philadelphia, Pa.; London: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8.

  [16].Akhavan A, Bershad S. Topical acne drugs: Review ofclinical properties, systemic exposure, and safety. Am JClin Dermatol. 2003;4(7):473-9231. Sulik KK, Dehart DB, Rogers JM, Chernoff N.Teratogenicity of low dose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inpresomite mouse embryos. Teratology 1995;51:3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