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发热,退热用药不迷糊

2024-01-25 14:33:01临床药学科

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39℃以上的高热是流感的一个典型症状。孕妈妈是流感易感人群,感染后的发热,尤其是高热也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健康,但孕期又要尽量避免服药,这可怎么办呢?别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师来为您支招。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孕期发热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停经4周内(即受精后2周内):高热可能会导致胚胎停育;

孕早期(孕第13周末之前):体温超39℃持续48小时以上会增加胎儿某些出生缺陷风险,如神经管发育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

妊娠中晚期(孕14周及之后):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心动过速、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敲黑板啦:多项研究表明,针对孕期发热患者适时、适量使用退热药物可明显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那孕妈妈选什么退热药好呢?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市面上常见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尚无高质量证据显示其应用于人类时会增加妊娠丢失、先天性异常或后代神经发育迟缓的风险。孕妇广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已证实的不良反应较少,是妊娠期首选的短期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妊娠早期使用可能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应尽量避免使用;妊娠20周或之后使用仍存在胎儿肾功能不全,进而导致羊水过少甚至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必要时可权衡利弊,最低有效剂量、短期(不超48小时)使用;妊娠30周或之后使用可能增加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的风险,该阶段禁用。

中成药因为成分复杂,清热的中药成分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因此,不作为孕妈妈退热推荐用药。

临床药物咨询门诊时遇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孕妈妈,她们的药物选择应更加谨慎。目前针对蚕豆病能否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尚无定论,对乙酰氨基酚药品说明书提示蚕豆病患者需慎用。药师通过查阅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无自发性溶血倾向的蚕豆病孕妈妈,使用常规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能是安全的。但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监测血常规和尿常规。如在不能确定其安全性的情况下,建议咨询医师、药师获取进一步帮助。

敲黑板啦:妊娠期首选的退热药是单方“对乙酰氨基酚”。

孕妈妈的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宝典:

1.用法用量:口服常释剂型——成人每次0.3~0.6g,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每日最大剂量为2g。(药品存在不同的剂型和规格,具体用法用量请参照药品说明书。)

直肠给药——成人一次1粒(0.3g),24小时不超过4粒(1.2g)。

2.不能过量使用:目前已有母亲过量使用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和新生儿因肝坏死而死亡的病例报告。

3.只能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只是一种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连续用药时间不应超3天,如3天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此外,有研究显示,胎儿长期暴露于对乙酰氨基酚对神经发育结局(如: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潜在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

1.除了药物外,孕妈妈还可采取以下的物理降温:适量增加饮水、温水擦浴、适当调低空调温度、冰袋冷敷。

孕妈妈不能通过捂汗、酒精擦拭来退热,对于蚕豆病孕妈妈还不能使用含有薄荷成分的冰冰贴。

2.退热药是对症治疗,建议孕妈妈发热后及时就医,明确病原,对因治疗,从根本上缓解发热症状。

参考文献:

1.  孕产妇流感防治专家共识(2019年)

2.  Waller Dorothy Kim,Hashmi Syed Shahrukh,Hoyt Adrienne T et al. Maternal report of fever from cold or flu during early pregnancy and the risk for noncardiac birth defects, National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Study, 1997-2011[J] .Birth Defects Res, 2018, 110: 342-351.

3.  Graham John M, Update on the gestational effects of maternal hyperthermia[J].Birth Defects Res, 2020, 112: 943-952.

4.  张婧怡,冯玲,孕期发热与不良妊娠结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5):424-428.

5.  Feldkamp Marcia L,Meyer Robert E,Krikov Sergey et al. Acetaminophen use in pregnancy and risk of birth defects: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Study.[J] .Obstet Gynecol, 2010, 115: 109-115.

6.  陈敦金,戴月,刘兴会,等. 孕产妇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推荐意见[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3, 26(6): 441-447.

7.  风湿性疾病患者围妊娠期药物使用规范,中华内科杂志, 2021,60(11) : 946-953.

8.  Drug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A Reference Guide to Fetal and Neonatal Risk, 12th Edition

9.  Uptodate临床顾问:成人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中毒的治疗。产前保健:患者教育、健康促进和常用药物的安全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10.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WHO Working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