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二甲双胍后恶心呕吐怎么办,省妇幼临床药师教您如何正确吃“瓜”

2023-04-25 14:54:06临床药学科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在我们妇幼医院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研究让二甲双胍被打上了“神药”的标签,二甲双胍在抗衰老、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减肥等领域崭露头角,但不要因为“神药”的光环而忽视了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胀和厌食等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研究显示,大约30%的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胃肠道不良事件,而其中的5%-10%会因此停止治疗。我们在药物咨询门诊也经常遇到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患者前来咨询。今天就听听省妇幼临床药师教您如何正确吃“瓜”吧!

一、为何二甲双胍会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呢

一方面,二甲双胍具有高度水溶性,进入胃肠道后,迅速溶解、释放。胃肠道黏膜在短时间内受到大量药物直接刺激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另一方面,二甲双胍在肠道内有许多作用,如增加胰高血糖素素样肽-1(GLP-1)浓度和肠道内的胆汁酸浓度,刺激肠道分泌5羟色胺(5-HT),增加肠道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产,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等,并且其在肠道内的摄取及转运方式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耐受性均存在一定联系。

二、简单3招,安心吃“瓜”

1.调整剂量

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治疗早期(绝大多数发生于前10周),多数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二甲双胍起效的最小推荐剂量是500mg/日,最佳有效剂量是2000mg/日,成人普通片可用的最大剂量为2550mg/日,缓释剂型推荐最大用量为2000mg/日。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以1000mg/日的起始剂量开始治疗时,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4%。因此,二甲双胍的剂量调整原则为“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建议二甲双胍可以以500-1000mg/日起始,1-2周后逐渐加至2000mg/日的最佳有效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如果二甲双胍增加剂量后发生严重胃肠道反应,可降至之前的较低剂量,耐受后再尝试增加剂量。

2.调整剂型

二甲双胍的剂型主要有二甲双胍普通片、二甲双胍缓释片或胶囊、二甲双胍肠溶片或胶囊等。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主要区别在于给药后溶出释放方式不同,普通片剂在胃内崩解释放;肠溶片和胶囊在肠道崩解释放;缓释片和缓释胶囊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

相对于普通片剂而言,缓释制剂一天一次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且对比速释型与缓释型二甲双胍的随机试验显示,两种剂型疗效相当,但缓释剂型的消化道耐受性与速释剂型相近或略微更好。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胃肠道反应大的患者,建议可换为二甲双胍缓释片或缓释胶囊。

3.调整服药时间

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普通和缓释制剂建议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肠溶制剂起效较慢,且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较轻,建议在餐前服用。为避免产生毒副作用,缓释和肠溶制剂建议完整吞服,不要掰开、碾碎或咀嚼等。

如上述办法仍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换药,切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

参考文献

[1]母义明, 纪立农, 李春霖,等.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 27(3):13.

[2]任婷婷, 索丽霞. 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耐受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2):6.

[3]uptodate临床顾问:二甲双胍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