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术前需要禁食禁饮?麻醉医生为你解答

2024-10-23 14:56:09麻醉科

      “有没有吃过东西”、“有没有喝过水”是麻醉医生在麻醉前都会询问每名患者的两个问题。很多患者往往会抱怨“医生,我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不吃东西,不喝水了,我现在好饿啊”,有不听劝的患者“偷吃偷喝”导致手术被迫停止,甚至有的患者说:“啊!你只是交代让我不吃东西,没叫我不能喝水呀”。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择期手术前需要患者禁食禁饮吗?我们将从以下几点,为大家解释术前禁食禁饮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为何术前要禁饮、禁食?

  防止误吸或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食管、胃连接的部位食管下段括约肌发挥着闸门的作用,能够避免胃里面的东西,如胃酸、食物等反流到食管、口腔、肺部等。但是,在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状态下,使用了一些麻醉药物,如肌肉松弛药等的作用下,食道括约肌会变得松弛,患者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会受到抑制,这意味着气道失去了正常的自我保护机制。如果胃内有食物或水,在麻醉过程中,特别是气管插管、吸痰管吸痰或拔除导管时,这些食物和水很容易反流进入肺部。这种反流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吸入性肺炎,甚至可能引发窒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消化道手术的需要

  对于需要进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胃肠道内的食物会直接影响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例如,在进行胃肠道手术时,如果胃内有食物残留,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和感染的风险。此外,排空胃肠道还有助于减少腹腔感染的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排空胃肠道的必要性

  食物从胃内排空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固体食物的排空时间较长,而液体相对较短。术前禁食禁水可以给胃足够的时间将内容物排空,减少胃内的容量。这样即使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或反流,也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减轻胃肠道负担,适应血液循环变化

  手术本身会对身体造成应激反应,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术前禁食禁水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使其在手术前处于相对休息的状态。此外,在全麻状态下,身体的血液循环会重新分布,以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如果胃内充满食物,可能会影响这种血液分布的调节,从而对麻醉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禁食禁水可以使身体在麻醉状态下更好地适应血液循环的变化,保障麻醉的平稳和安全。

  但长时间禁食也有问题!

  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长时间的禁食禁饮也会给患者带来危害,会导致患者的血容量偏低或不足,患者口渴和饥饿等不适感增强,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特别是婴幼儿胃排空的速度快,患儿因饥饿引起哭闹或烦躁,胃内吞入大量空气,胃内压增高,增加了麻醉诱导中反流和误吸发生的概率,加大了麻醉的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处于退化状态,对手术的耐受性差,过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近几年,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了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前口渴、饥饿及焦虑、紧张的情绪,减少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禁饮、禁食多久合适?

  根据2023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发布的实践指南,对于接受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2小时可摄入不含酒精的清流质。清流质主要包括白开水、糖水、无渣果汁和碳酸饮料等,不含有米粒的米汤,12.5%碳水化合物饮料也属于清流质。同时清流质的总量要控制在5ml/kg或是总量在300ml以内;对于婴幼儿而言,禁食母乳为4小时,禁食牛奶和配方奶的时间为6小时;易消化的固体食物(面粉以及谷类食物),需要在手术前至少6小时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指油炸类食物、脂肪食物或肉类)术前至少禁食8小时;如果择期手术被延迟,嘱咐患者可饮用适量的水。

  总结

  全麻手术前禁食禁饮是为了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一措施可以防止麻醉或手术时的呕吐反应、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规定的禁食禁水时间,以确保手术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同时,术后也需要根据医嘱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禁水,以保障身体的顺利恢复。

  在临床工作中可能由于各家医院、各个科室的工作流程不同,同时每位患者的个人情况也不同,禁食禁饮的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健康患者择期手术前禁食及降低误吸风险的药物使用实践指南

  加拿大麻醉医师学会:麻醉实践指南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