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血小板到哪儿去了?
2023-12-18 14:30:19检验科
医生,上次我检查血小板都是正常的,身上也没有出血点和瘀斑,怎么这次就减少了呢?那么血小板是真减少还是假减少?
在日常工作中,血常规是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对血常规中的一些参数进行检测,比如: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其相关参数和血小板计数等。在临床工作中,除了病理性血小板减少外,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假性血小板减少,常见的有抽血不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
1.抽血不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采血不顺、混匀不均等一般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或不易察觉的微凝集,微凝集只能通过涂片镜检方能发现,如图一所示。
图一 瑞氏染色镜下图(100x)
2.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
为什么EDTA会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血液在离开人体后会自然凝固,为了避免血液凝固,在检测血常规时会用到一种抗凝剂叫EDTA,就是紫色帽子的抗凝管。EDTA-PTCP是由Gowland &Kay等[1]于1969年率先发现并报道,是一种偶尔发生在人体外的、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现象,由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在EDTA存在条件下,这种抗体会导致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发生聚集,聚集之后的血小板是无法被仪器准确识别,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减少,其发生率为0.08%-0.21%[2]。在肺炎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显示阳性者[3],其血清能够诱导血小板发生聚集,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聚集更加明显,数量亦显著减少。还与药物、自身免疫或者临床肿瘤病理变化因素相关,或者呈“一过性”表现。
案例分享
某某,男,2岁,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医生诊断咳嗽,支气管炎,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首次末梢血血小板计数结果仅为42*109/L(图二)。所用采血管见图三,经分析疑似EDTA-PTCP,重新更换抗凝剂和采用稀释模式检测后血小板结果分别是为164*109/L和179*109/L(图四)。
图二
图三
图四
EDTA抗凝管血涂片镜下血小板聚集见图五和图六。
图五 瑞氏染色镜下图(100x)
图六 瑞氏染色镜下图(100x)
枸橼酸钠蓝头管血涂片镜下血小板散在分布见图七和图八。
图七 瑞氏染色镜下图(100x)
图八 瑞氏染色镜下图(100x)
联系病人后得知,前次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80*109/L,推测此次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与支原体感染后“一过性”假性减少有关。
在日常工作中,当出现血小板减低时,血细胞分析仪提示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减少、聚集、血涂片复检时显微镜出现成堆、成簇的血小板,且患者无任何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时,在更换其他抗凝剂时结果正常,且镜下未见血小板聚集的情况,首先考虑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此患者血小板最终计数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内,并告知患者家属其后续进行血常规检测时主动告知采血人员,避免再次采血复查,减轻病人负担。
EDTA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常用纠正方法:①37℃温浴(排除血小板冷凝集的可能)。②患者在实验室即时采集未加抗凝剂红头管即刻上机检测(或者采用末梢血稀释模式上机检测)。③更换抗凝剂枸橼酸钠或者肝素钠检测。④在标本中加入阿米卡星。⑤手工计数血小板等检测方式等。
小结:血小板计数是血常规检验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临床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血小板减少患者,仔细分析原因,遵循复检规则,及时与临床沟通,询问病史及用药,必要时重新抽血复查,避免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而误导临床,采取不恰当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Gowland E, Kay HE, Spillman JC, et al. Agglutination of platelets by a serum factor in the presence of EDTA[J]. J Clin Pathol, 1969, 22 (4):460-464.
[2] 严国贝,EDTA依赖性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河南理工大一附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11-07 18:26
[3]付兆强, 江针华, 李娜, 等. 探讨肺炎患者发生EDTA-PTCP的原因[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 (19):2847-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