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迟缓从来不是“晚长”的代名词——家长需警惕“特纳综合征”!
2025-05-22 09:44:04小儿内科二病区
病例剖析:17岁少女的诊疗启示
患儿,女,17岁,主诉“自幼生长发育迟缓”,身高141.5cm(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3.5SD),体重38kg,遗传靶身高162.5cm。查体显示第二性征缺失(乳房B1,外阴PH1,无阴毛),染色体核型为45,X(16)/46,XX(44),垂体MRI示垂体高度0.7cm(正常青春期女性>0.6cm),子宫卵巢超声未见明确结构。实验室检查提示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FSH 56.9mIU/ml,LH 30mIU/ml)。骨龄12.9岁(落后实际年龄4.1岁)。
(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
诊断线索
生长轨迹异常:自幼生长迟缓,青春期未出现身高突增
性发育停滞:17岁仍处于青春期前状态(Tanner B1,PH1)
染色体嵌合现象:45,X/46,XX提示部分细胞存在X染色体单体
高促性腺激素血症:反映卵巢功能衰竭
该病例既往诊疗中的三大问题:
生长监测缺失:未定期绘制生长曲线,延误染色体检查时机
青春期发育评估不足:未及时发现性腺发育停滞
转诊延迟:17岁就诊时骨骺接近闭合,错失最佳干预窗口
矮身材的临床思维框架:
第一步:明确生长偏离程度
生长曲线绘制:建议使用WHO或中国标准生长曲线,标记-2SD、-3SD临界值
年生长速率计算:4岁至青春期前<5cm/年→病理状态;青春期<6cm/年→需排查性腺功能异常
第二步:鉴别非内分泌性病因
慢性系统疾病:肾病(尿常规、肾功能)、炎症性肠病(粪钙卫蛋白)
营养缺乏:铁蛋白、维生素D、锌检测
骨骼畸形:四肢比例异常者需排查软骨发育不全(FGFR3基因检测)
第三步:内分泌-遗传代谢核心评估
特纳综合征筛查预警信号
女童身高<-2SD伴以下任一特征:
颈蹼、盾状胸、肘外翻
反复中耳炎、听力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二叶式主动脉瓣)
青春期延迟(13岁无乳房发育)
特纳综合征的精细化管理:从生长促进到生育力保存
1. 生长激素治疗的个体化决策
启动时机:确诊后尽早开始(4-6岁为理想窗口)
剂量调整:初始剂量0.045-0.05mg/kg/d
每3个月监测生长速率,若年增长<2cm需上调剂量(最大不超过0.067mg/kg/d)
联合治疗:对GH反应不佳者(如本例骨龄12.9岁),可联用氧雄龙(Oxandrolone 0.03-0.05mg/kg/d)
2. 性激素替代的精准序贯
雌激素启动时机:11-12岁(或骨龄≥11岁)
初始剂量:17β-雌二醇 0.25mg/d(透皮贴剂5μg/24h)
每6-12个月递增剂量至成人维持量(2mg/d或贴剂50μg/24h)
孕激素添加时机:雌激素治疗2年后或出现撤退性出血时
方案:地屈孕酮10mg/d×12天/月,建立人工周期
3. 多系统并发症的终身监测
4. 生育力保存的前沿探索
卵母细胞冻存:对46,XX嵌合比例>30%且AMH(抗缪勒管激素)>0.1ng/ml者可行
卵巢组织冷冻:适用于儿童期患者,需在卵巢功能衰竭前完成
转诊遗传代谢内分泌专科的十大指征
如遇到以下情况时,应即刻转诊至儿童遗传代谢内分泌专科:
身高<-2SD或低于遗传靶身高-1.5SD
年生长速率<5cm(青春期前)或<6cm(青春期)
骨龄落后/超前实际年龄>2岁
合并特殊面容或躯体畸形(如颈蹼、肘外翻)
青春期启动延迟:女童>13岁无乳房发育,男童>14岁无睾丸增大
实验室检查异常:IGF-1<-2SD,FSH/LH升高
染色体核型异常或疑似遗传综合征
常规生长激素治疗3年身高增长<1SD
合并多系统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
家长对身高有强烈焦虑,要求进一步评估
为何选择遗传代谢内分泌专科?
1. 精准诊断技术
分子遗传检测:染色体微阵列(CMA)、全外显子测序(WES)破解90%不明原因矮小
动态内分泌评估:GH激发试验、GnRH激发试验鉴别生长轴/性腺轴异常
2. 个体化治疗方案
生长促进:rhGH剂量滴定、联用芳香酶抑制剂(延长生长周期)
性发育管理:脉冲式GnRH泵治疗(针对中枢性性早熟)
3. 全生命周期管理
儿童期:生长监测、GH治疗
青少年期:性激素替代、心理干预
成年期:生育指导、更年期管理
4. 多学科协作网络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扩张监测)
生殖医学中心(辅助生育技术)
耳鼻喉科(听力康复训练)
结语:矮身材诊疗需要“与时间赛跑”
特纳综合征的诊疗历程警示我们:生长迟缓从来不是“晚长”的代名词。儿科医师需建立“生长曲线-骨龄-激素轴”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对偏离正常轨迹者保持高度警觉。而家长更应摒弃“等待观察”的侥幸心理,尽早就诊儿童遗传代谢内分泌专科。通过早期基因诊断、规范生长激素干预和性腺功能重建,特纳综合征患者完全可能实现正常身高、完成性发育,并拥抱高质量人生。
若发现女童身高低于同龄人第3百分位或年增长<5cm,请预约儿童遗传代谢内分泌专科评估,抓住4-12岁黄金干预期!
科室简介:
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儿童神经/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分3个亚专业(儿童神经、遗传代谢内分泌、新生儿疾病筛查)。现有各类技术人员23名。其中正高级职称医(技)师 3名,副高级医(技)师 6名,中级职称医(技)师7名,脑电技术员2名。博士1名,硕士6名。设有专科床位15张,收治来自西部各省的神经/遗传代谢内分泌科疑难病人,每天均有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专病门诊(包括癫痫门诊、抽动障碍、发育障碍、罕见病、肥胖及糖尿病),年专科门诊量超过4万余人次。
神经专业开展了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及脑干诱发电位、神经影像学等检查,擅长诊治各类不明原因代谢性酸中毒、发育迟缓、癫痫、抽动、多动、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遗传代谢内分泌专业开展了内分泌疾病(如性早熟、矮身材、肥胖、甲状腺疾病、性发育异常、糖尿病等)、遗传代谢疾病(如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代谢性疾病,以及线粒体疾病、各类遗传病和罕见病)等诊治。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开展了10年“多种代谢疾病筛查”和筛查阳性儿随访工作,联合遗传实验室开展基因测序分析。
儿童神经/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医师名单
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医师:罗泽民主任医师,欧明才主任医师、章阿元副主任医师(博士)
神经专业医师:罗泽民主任医师,朱书瑶、蒋琼副主任医师,刘星宇、朱会、刘静临主治医师、王藝智医师
(具体时间请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公众号查询小儿内科目录下出诊医师排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