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你成长的一道光——我的护理叙事
2023-02-09 16:42:56儿童保健科
本期带来一个关于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案例,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多年,每天都在接触各种患儿以及他们的亲属和家人,对他们的经历感同身受,除了理解同情,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日常工作,最大程度的减轻他们焦虑和困扰,尽最大的可能让患儿训练治疗有效果,让自己成为陪伴他们成长的一束光。
遥遥(化名)8岁,从2022年3月首诊,经过10节训练课程,从最初的完全无法配合,到疗程结束时能够安静2小时倾听,期间训练的坚持,家庭的全力是确保效果的基础,于是便有了如下多次分层递进的沟通。
2022年3月22日,确诊后首次沟通,取得信任
(W:我 M:遥遥妈妈)
W:你好,我是遥遥的训练师,在本次训练开始之前,需要了解一些细节。遥遥平时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
M: 孩子经常手和肢体会动个不停,坐不住,或者坐在位置上不停扭动,能够安静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W:那最让你困扰的是什么?
M:遥遥经常说起话来停不下,而且在别人问题尚未问完便急于回答。她的老师已经和我聊了很多次了,我回来也批评过她,但是她屡教不改,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W:除了这些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细节,详细了解对训练方案的制定和训练过程的细节把控有重大意义。
M:其他的表现和医生问的差不多,娃娃精力特别充沛,话多,事多,就是难得安静。写作业慢吞吞、小动作特别多,容易走神,经常都是站着写3-4个小时才能完成,我们当家长的看着闹心,打着痛心,开导又解决不了,这几年都是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折磨中度过。
W:其实,遥遥的诊断很明确,这个训练需要时间,期间不光是遥遥要相信我们,作为家长更要信任我们,要相信我们训练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配合,坚持的配合。
2022年4月5日,2次训练后的调整
M:老师好,前面两次训练完了,遥遥回去后一直再给我们强调要按老师的方案训练,看得出来,孩子很喜欢您,很信任您。
W:这些都是我们作为训练师该做的,让孩子信任,只是开始。不知道回家后,家长有没有按照前期的交代去改变和准备?
M:有的,我们按照老师交代的,尽量给孩子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夫妻和亲子之间避免争执、打骂,训练前重视营养,每天让她规律作息。
W: 多动症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光是训前准备,日常家庭环境营造只能算是准备工作,后续还需要科学的方法逐步递进,尤其是对每个任务的分解,养成她的习惯, 化解他的焦虑才是最难的,今天上课,多注意观察我和她交流的内容和对训练任务的分解,回去也可以尝试用这种方式在日常作业,平常游戏中训练。
2022年5月5日,7次训练后的效果
W:这段时间,遥遥进步很明显,你看今天上课,基本上能坐住了,做游戏的时候每个小目标都完成的很好,看来家长在家里也没少下功夫。
M:这些还要感谢老师,我们按照老师教的,回家后,对于作业,不再以“把作业写完再玩”为目标,而是把作业写完的大目标分解成语文作业需要30分钟,数学需要20分钟,类似这样的拆分,确实有效果。
W:除了目标的拆分,还需要给予奖励,家长不要吝啬表扬和夸张,就像我们训练过程中,我们训练师也会表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给她信心,给她鼓励,让她感受到她的努力我们都看得到。
M:就像今天,遥遥已经能安静下来听完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能适应这样的规则了,和之前比起来已经有很大差别了。
W:结合遥遥现在的情况,前期的训练是有效的,但是还需要坚持,建议家长可以每天多拿出15-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提升注意力的小游戏,如:舒尔特方格、划消游戏、色字干扰游戏训练、听故事数词语、正背倒背数字、找不同等等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M:我们能全力配合,遥遥悄悄告诉我,每次来这里上课他非常的期待,她非常喜欢这里的老师。
通过长达3个月的训练,遥遥从开始的抗拒,到现在的配合;从训练前完全无法安静十分钟,到现在能够倾听交流半小时;家长的感受也是直观的,从训练前的茫然,到现在的欣慰,从最初的心灰意冷,到现在的满怀期望,一切的结果,是遥遥自己付出的努力与克制,是家长付出的时间与经历,也同样是治疗师们付出的专业与爱心。星光不负赶路人,结果总会见证所有的付出,所得皆所愿,所愿皆所想,遥遥的现状,让所有人都觉得所经历的困难与艰辛都值得。
遥遥只是诸多病例中的一个,是治疗师日常工作中的冰山一角,所有ADHD患儿,伴随他们的形容词多和调皮、捣蛋,不服管教等等相关。除了孩子本人,家长也深受其苦,诸多现实的具体行为,孩子受到的责备,异样的眼神,还有不客观的评价,让训练的开展和取经路一样困难重重。我们所有训练师都有共同的一个心愿,我们希望通过平凡的工作,成为陪伴他们成长的一道光,不仅温暖,还能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