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趴笼,只防“疫”?NO!别忘了防“溺”防“异”!——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专科教您防治儿童居家意外伤害

2022-09-21 16:15:40儿童重症医学专科

“神兽”千千万,哪个不捣蛋?!“神兽静悄悄,必定在作妖;睁眼不见娃,心里乱如麻!”这是不是众多家长的共同心声?

家长起身接个电话,神兽就在卧室里翻箱倒柜,有木有?!

家长下厨准备午饭,神兽就在卫生间乘风破浪,有木有?!

家长转身倒杯水喝,神兽抓个东西就往嘴里塞,有木有?!

……

略走神,小神兽们就各种“冲锋陷阵”;稍不注意,小神兽们就有可能陷入危险。

在此,小编请全体粑粑麻麻看过来(一定看过来、必须看过来)——神兽宅家,注意防溺水、防气管异物。

危险一——溺水

What?不下河,不跳水,不游泳,在家里溺水?

怕是豁别个哦?

非也!

(图片来自网络)

据可(世)靠(卫)消(组)息(织)统计,“容器”内溺水死亡比例达到了13%,甚至超过了在江、河、湖、泊内溺水而亡的数据(12%)。

所以,我们绝对没有豁你!

那啥子是“容器内”溺水呢?

神兽们在家中的水桶、水缸、浴缸、浴盆、浴桶、花池、鱼缸洗澡、玩耍、路过时发生溺水,都可以称之为“容器”内溺水!而这类“容器”,在现代家庭内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那为了避免溺水悲剧,粑粑麻麻们该咋个整呢?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是预防:

1、及时倾倒家中水盆、水桶、浴盆、浴缸内的水,蓄水的水桶和水缸要加盖。

2、给孩子洗澡时认真细致,目光不能离开。

3、保证浴室等有水源的房门关闭。

4、让适龄儿童掌握游泳技能。

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远离危险。

 第二是救治:

如果日防夜防,还是防不胜防的话,那粑粑麻麻们请务必记住以下内容:

1、溺水后、离水体、就地平、拨120、判意识、如没有、双手叠、乳头中、1压2压、要垂直、30次后、别着急、口异物、先清除、2口呼吸、5循环、记保暖、待救援。

2、儿童心肺复苏要点:单人操作,按压和通气比为30:2,双人操作,按压和通气比为15:2;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1/3;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中断。

3、注意不要用传统的拍背倒水法,这样容易使胃内容物返流,有窒息的风险。

温馨提示:救治口诀稍显复杂,家长可相互考核,牢记于心!

危险二——气管异物

问:成年人吃东西会不会被憋住、噎住、卡住、哽住?

答:人生在世几十载,啥子风险都存在!

看见了吧,见多识广、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的成年人都会出现异物卡喉的情况,更何况是囫囵吞枣的小神兽们呢?

So,粑粑麻麻们,请一定注意防范气管异物带来的风险。

PS:气管异物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轻则破坏食道、咽喉,重则可致窒息、昏厥、死亡。

(图片来自网络)  

神兽们出现气管异物的情况,原因多为生理结构或进食习惯:

1、幼儿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嚼碎坚果类硬食物。

2、儿童多有口含物品的习惯,不注意时就可能吸入气管造成异物。

3、进食果冻酸奶等食物时由于猛吸导致气管异物。

4、儿童右侧支气管管径较粗且陡直,故异物常发生于右侧支气管。

所以,粑粑麻麻们,请收下我们的预防建议:

 1、尽量避免给5岁以下孩子喂食坚果、花生、玉米粒、豌豆、糖果、等食物,如果有营养需求必须吃,可以做成粉加水兑成米糊后喂食。

 2、进食以下这些食物时也应该特别注意:果冻、樱桃、葡萄、龙眼、带刺的鱼、带骨头的肉等。

 3、妥善放置家中钉子、大头针、发夹、球、塑料笔帽、电池等小零件的物品。

 4、让孩子吃饭时不跑动、不乱跳、不嬉闹,保持安静的进食氛围。

 5、在孩子吃饭时不责骂、不惊吓孩子,以免哭闹。

 6、父母在给婴幼儿喂水、奶、药物时,应将孩子抱起,喂完后轻拍背部,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

注意!注意!注意!注意!注意!注意!

若发现儿童吸入异物,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孩子无意识、无呼吸,立即行心肺复苏;如果孩子有意识,出现面部发紫,呼吸不畅,不能说话等表现时,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患儿排出异物。

PS:海姆立克急救法,男女通用、老少皆宜,乃当世保命神技之一!

闲话少叙,直接奉上其中招式:

针对婴幼儿:

1、拍背法:家长用左手手掌虎口托住婴儿下颌处,左手托住婴儿面颈部,左手臂呈一条直线,翻转婴儿使其头低脚高位趴在左前臂上,右手掌根拍打婴儿两侧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连续拍打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2、压胸法:如果异物仍未排出,用右手托住婴儿将其翻转过来仰卧在前臂上,同样保持头低脚高位,右手托住孩子后脑勺,左手食指和中指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进行5 次按压。

3、重复以上2组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1岁以内婴儿,海姆立克手法

(图片来自网络)

针对于儿童:

家长站在孩子身后,使孩子身体前倾,一只脚放于孩子两条腿之间,双脚呈弓步站立,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收到手掌内,以免伤到孩子,虎口部顶住孩子脐上两横指位置,另一手包裹住拳头,猛力向后向上冲击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如异物仍未排出,在送孩子就诊过程或待救援过程中,严禁催吐,摇晃或者将手深入孩子口中或者咽喉处试图掏出异物,这样不但没效,还可能使异物下滑至远端,加重梗阻程度。同时注意禁食、禁饮,做好术前准备。

大于1岁患儿,海姆立克手法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外防疫情,居家防意外!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各位粑粑麻麻,让每个神兽能安全“出笼”,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 李翠莲,刘红林,刘玲,等. 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1):53-57.

[2] 梁镔,李熙鸿.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儿童基础、高级生命支持和新生儿复苏指南更新解读[J]. 华西医学,2020,35(11):1324-1330.

[3] 张涛. 孩子遭意外,第一时间做什么[J]. 大众健康,2022(8):12-15.

[4] 安俊南,赵宇. 当心气道异物要了孩子命[J]. 江苏卫生保健,2021(2):23.

科室简介: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专科(Pediatric intensive  careunit,PICU)成立于2016年1月,现为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系“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重症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率先在省内开展儿童心肺复苏规范化培训、省内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科室亚专业设置齐全,包括呼吸、心脏、肾脏和重症超声4个亚专业,每年收治小儿内科、儿外科各亚专业儿童危重症患者1000-1500余人次,科室拥有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工作中贯穿“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