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都瘦不下去?从中医药角度聊聊减肥那些事
2025-01-08 14:38:31药剂科
中医学关于肥胖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肥贵人,高粱之疾也”指出肥胖的定义,“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 肉”,指出肥胖的分类,“数食甘美而多肥”,指出肥胖的病因。后世医家基于此,归纳出肥胖的病位主要累及脾,与肾、肝、心肺的关系密切,主因胃功能强劲,过食肥甘厚味,增加脾的负担导致脾虚,脾失运化而生成痰湿,导致内热、气郁、瘀血壅滞。
中医学中认为肥胖原因主要与脏腑失调、血气不畅、脾肾两虚、胃火过盛等情况有关,因此其治疗原则主要为和胃健脾、化湿利水、行气活血、疏肝利胆、温阳补肾等,以达到调理脏腑和内分泌,促进身体代谢和排毒的目的。
一些单味中药有不同程度的减肥和防治脂肪肝的作用,例如
1决明子
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药理试验表明有降压、降血脂、减肥、抑菌等作用。决明子为药食两用之品,炒后泡茶饮有轻泻作用,可干扰脂肪与糖类的吸收,为减肥最常用药物之一。
2荷叶
功能清热利湿。不良反应小,尤宜暑天减肥。可入汤剂、丸散或荷叶粥,适用于肥胖脾虚湿阻或胃热阻湿型患者。
3泽泻
功能利尿、清湿热,可减肥、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治脂肪肝。适用于减肥而有胃热阻湿型者;对体虚或热象不明患者需与其他中药配伍,以拮抗其寒性。
4茯苓
功能利水消湿、健脾宁心。有利尿、防止肝细胞损伤、镇静和抗肿瘤等作用。肥胖而有水肿、尿少、脾虚及水湿停留和痰湿者可用。
5黄芪
黄芪有补气健脾利湿作用。尤其适合中老年肥胖患者或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
之肥胖患者。
6何首乌
润肠通便、解毒消肿。因含蒽醌类物质,故具轻泻作用。适用于单纯性肥胖的大便干
结或便秘及身体较壮实者。
除以上药物外,还有许多其他中药也具有降压、降血脂、减肥等作用。但单味中药作用有限,且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临床一般常根据辨证论治进行组方调理。例如:
1.胃热火郁
主要表现:饮食过多,大便不利,尿液呈黄色, 口苦,苔黄,舌质偏红。
治疗:健胃消食法,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大多是平时吃得过多,而且过于油腻,导致胃脘胀,口味浊腻, 舌苔厚腻。故常用健胃消脂法,可用焦三仙、保和丸等方。
2.痰湿壅盛
主要表现:体胖形壅,大腹便便,肌肤油腻或泡浮,脘腹痞闷,呕恶厌油腻,纳呆不食,口苦或口中发甜或淡,大便稀溏。
治疗:涤痰化湿、消脂祛赘,方宜藿朴夏苓汤为主;药宜藿香、厚朴、陈皮、白术、苍术、茯苓、法夏、砂仁、荷叶顶、白芥子、炒莱菔子、焦山楂、茵陈、海金砂等。
和调要点:该证为脏腑、津液失和,痰湿内聚,气机失畅,运化失常,脂质蓄积而肥胖;治以涤痰开窍、消脂祛赘;药宜涤痰、化湿、渗湿、消食、消脂等药对合用。
3.痰瘀互结
主要表现:形胖发暗,肌肤晦暗而青紫或青灰,面色青晦,肢体发暗或麻木不适;女子经行愆期或量少色暗,男子阳痿不举。
治疗:涤痰化瘀、消脂祛脂,方宜血府逐瘀汤合涤痰汤为主;药宜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生三七粉、莪术、浙贝母、白芥子、炒莱菔子、焦山楂、枳壳、桑枝等。
和调要点:该证为脏腑、气血、津液失和,痰瘀互结,运化失健,脂质不化,气血不和,经脉不畅;治以涤痰化瘀、消脂祛脂;药宜涤痰、化瘀、破瘀、通络、祛脂诸药对合用。
4脾肾阳虚
主要表现:形胖体软,赘肉松弛,少气懒言,身倦乏力,行动困难,形寒身冷,腰膝酸软,胃脘隐痛或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或泄泻不止。
治疗:温补脾肾、消脂渗湿,方宜桂附理中丸为主;药宜附子、肉桂、炮姜、白术、怀山药、法夏、枳壳、生黄芪、苏条参、桔梗、炙升麻、白芥子、金钱草等。
和调要点:该证为脏腑、阴阳、津液失和,脾肾阳虚,气虚不运,水湿失于温化,积而为脂;治宜温补脾肾、健脾益气、消脂渗湿;药以温肾阳、补脾气、消脂、渗湿诸药对合用。
中医用药讲求辨证论治,对于肥胖者也应当对患者进行辨证,从而确定不同的减肥药物组方, 中医减肥的优势在于它强调个体差异的综合分析,注重整体调理。中医师会根据个人体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此外,中医减肥并不追求短期剧烈的减重效果,而是通过调理身体,平衡阴阳,逐渐达到理想的体重和身体健康。中医减肥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细心调理其并非一种快速减肥的方法,但通常能够取得持久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
温馨提示:不建议患者盲目自行随意组方,还需经过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后,开具符合自身情况的药方。
参考文献
[1]韦刚.中药减肥的研究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23
[2]郭旭光.减肥降脂的十种中药[J].家庭医学,2020(04):25
[3]刘雅星,周静.经方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J/OL].实用中医内科杂https://link.cnki.net/urlid/21.1187.R.20240910.14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