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忽视的心理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

2023-04-06 14:39:31妇科

提起边缘性人格障碍,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但当提起玛丽莲·梦露,对,就是那个美国公认的偶像明星,她的一生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表现,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的情绪变化,有人说过边缘性人格障碍最稳定的特征就是不稳定。除了梦露以外,其实这个病症离我们的距离比想象中要近得多。这一天,肿瘤妇科病区就收治了一位子宫内膜息肉同时伴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

晨间临近交班时,夜班护士小杨着急地找到我:“陈老师,42床患者今天要手术,早上建立静脉通道的时候极其紧张,穿刺失败了,夜班组长刘老师去再次穿刺时,她很抗拒,也很紧张,全身都在发抖,手脚冰凉。家属也安抚了很久,还是不配合,你能去看一下她吗?”小杨护士一提到这个患者,我立刻想起了她入院时的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边缘性人格障碍,也大致猜到了她异常紧张的原因。交班完毕,我来到42床床旁看见她那张白皙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焦虑,眼里也噙满泪水。她看到我出现时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不输液,我很痛,手动不了了!”只见她全身不住地颤抖,对我的到来显得十分抗拒。看到她如此紧张,我立刻拍拍她的肩膀说到:“不要紧张,小彭,我不是来给你输液的,我来看看你是哪只手痛,是否需要处理。你现在感觉好点了吗?”我边说边握住了她的手,她停止了颤抖,但依然显得很紧张,双手在胸前僵直着并不停地重复:“我不打针,不输液,不手术,我怕痛!”“好,我们现在不输液不打针,放松一点,刚刚穿刺的地方还痛吗?”我安慰到。她一听到不打针就稍微放松了一下,并主动把穿刺过的左手伸了过来,我查看后告诉她穿刺过的地方可以暂时不用处理。她开始主动倾诉起自己如何确诊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用一种惶恐、委屈的语气讲诉着她的工作、家庭方面的问题,她不仅很容易与人发生争执,同时感到莫名的紧张、焦虑、恐惧,内心异常痛苦。现在通过规范治疗和用药,情况好了很多,但遇到她眼中的某些突发情况依然会情绪波动。我握了握她的手,并告诉她非常理解她的焦虑和紧张带来的无助感。慢慢地在交谈过程中,她呈现出一种放松的正常状态。我趁机告诉她:“子宫内膜息肉需要宫腔镜下处理,宫腔镜是妇科非常常见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也不会很长,但是需要麻醉来减轻疼痛。”她问到:“麻醉了是不是就感觉不到一点疼痛?”我点头说:“是的,手术过程你完全感受不到疼痛。但是麻醉需要打一颗留置针,你可以选择一颗小一号的留置针,我也可以找一个科室里面穿刺技术最棒的老师来给你穿刺,你觉得怎么样?”她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后来,她顺利完成了穿刺和手术、出院。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除了在匆匆忙忙中完成本职工作以外,有时候遇到特别的患者也需要放缓脚步,关注专科疾病以外的问题,让我们以倾听、回应的姿态进入到患者的故事中,了解患者的体验、引导患者疏泄紧张、感受到信赖与温暖。这大概就是职业带来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