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囊取肿”,肾囊肿一针穿刺搞定!

2021-05-28 14:21:45小儿外科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近期收治一名2岁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住院期间,因超声筛查发现右肾区一长径约4.3cm的囊肿,经儿外科马超主治医师会诊后初步考虑为Bosniack分类Ι级肾囊肿。患儿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好转后转入了儿外科治疗肾囊肿。

       什么是肾囊肿?

       它是肾实质出现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且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多为单侧病变,囊内为浆液,亦可见囊内出血。成人多见,儿童少见。

       肾囊肿有哪些危害?

       首先,肾不断长大,肾实质可受压变薄;其次,较大囊肿可造成腹胀不适,血尿、尿路感染、高血压等。

       肾囊肿的治疗方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一类是经皮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穿刺硬化治疗是在彩超引导下用细针穿刺,直达病灶,抽取囊液并注入药物,使囊肿变性坏死,萎缩,最终纤维化,具有不开刀、不打孔的优点;而且细针穿刺安全、损伤极小,将药物局限在病变部位,减少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患儿恢复快,大大减轻患儿经济负担,符合后现代医学治疗理念,甚至已经逐渐取代原来流行的腹腔镜去顶的外科手术。

       儿外科副主任符松副主任医师组织科室进行术前讨论,结合患儿年龄及病情与家属的沟通后,决定采取无创的经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注射术。最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中精确定位,穿刺针刺入囊肿内,抽出约30ml囊液,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并吸尽,最后注入泡沫化的聚桂醇(硬化药物)。整个手术时间持续仅10余分钟,术后3天复查彩超囊肿较前已有明显缩小,轻松解决患儿痛苦。

超声引导下穿刺

抽取囊液并反复冲洗囊腔

囊腔内注入硬化剂

儿外科及超声科医生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手术需综合考虑患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病变位置、生长发育等,因此儿童的疾病建议家长到儿童专科进行诊治。随着我院儿外科业务的快速发展,多科室合作的加强,为患者提供微创、精准、疗效确切的诊疗手段,如腹腔内淋巴管瘤、肝囊肿、肾囊肿、甚至儿童母细胞瘤介入等,使许多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儿得到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