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暖妹儿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2024-04-02 08:46:19生殖医学中心

情景一:生殖医学中心门诊大厅

金哥搀扶着焦虑的暖妹儿,两人一起来到生殖医学中心就诊。暖妹儿皱着眉头,看起来非常不安。

金哥:(安抚地)别急,亲爱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找到解决的办法。

暖妹儿:(低声嘀咕)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近几个月身体变化太大了,月经不来、体重上涨、脸上痘痘增多,连唇周还有小胡子,我都快绝望了。

情景二:医院诊室

医生认真地听取了暖妹儿的症状描述,并开始进行体格检查和询问。

医生:根据你描述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认诊断。

暖妹儿:(担心地)多囊卵巢综合征?那是什么病啊?会影响我生育吗?

医生: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会导致月经不规律、多囊卵巢、激素失衡等问题,影响生育。但不用太担心,我们会给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情景三:医院B超检查室

医生和暖妹儿一起进行超声波检查,确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

医生:暖妹儿,我们来看看B超的检查结果吧。

(医生操作超声波仪器,显示屏上显示着卵巢的图像)

(图片来自于网络)

医生:看这里,暖妹儿,我们的“泡泡儿”还是有多。

暖妹儿:(惊讶地)什么?泡泡多是什么意思?我就是多囊了吗?怎么办啊?会影响我的健康和生育吗?

医生:暖妹儿,别着急~ “泡泡多”是指“卵巢多囊样表现”,就是卵巢内显示出多个囊泡样结构,而且泡泡大小不一,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但并非所有B超提示多囊的情况都属于PCOS,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其他指标。

情景四:医院诊室

医生:暖妹儿,根据你的症状和彩超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确定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了,但别担心,这并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

暖妹儿:(松了口气)那咋个整?治疗需要多久?

医生:别着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糖脂代谢、雄激素水平等等检查。针对每个PCOS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采取调节生活方式、服用口服避孕药或者其他药物、控制体重、规律运动等措施。同时,我们也会关注你的心理健康,因为情绪对内分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金哥儿:(感慨地)原来还有这么多治疗方法,我会好好监督她的。

医生:对的,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也很重要。

暖妹儿:好的医生,我一定好好配合!

看这里:

B超打到多囊就没救了吗?

首先,B超提示多囊样改变并不能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依靠症状、体格检查、超声波检查、激素水平检测等多方面综合评估。

根据2023年发布的国际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循证指南,PCOS的诊断标准是经修订的鹿特丹共识标准:

在成人中,这需要在排除这些特征的其他原因后,存在以下两种情况:A.临床/生化高雄激素症:包括高雄激素水平(如睾酮)、月经周期不规律和排卵功能障碍等。B.排卵功能障碍:表现为长期不排卵或排卵不规律。C.超声显示多囊卵巢或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升高: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卵巢上有多囊卵泡,而高水平的AMH也是PCOS的特征之一。

在青少年中,高雄激素和排卵功能障碍都是诊断PCOS必需存在的两种情况,由于特异性差,不建议使用超声和AMH。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PCOS的诊断更加复杂,因为青春期本身就会伴随激素水平波动和生理变化。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最终的诊断还需要基于专业医生的临床判断和检查结果。

其次,即便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不可怕,针对PCOS有多种治疗措施,包括调节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等。此外,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

参考文献:

[1].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Fertil Steril, 2004. 81(1): p. 19-25.

[2].   Teede, H.J., et 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2023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dagger. Hum Reprod, 2023. 38(9): p. 1655-1679.

[3].   Teede, H.J., et 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2023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Clin Endocrinol me-x-tab, 2023. 108(10): p. 2447-2469.

作者:于小煜

医学硕士,生殖医学中心临床医师,参与厅局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从事女性不孕症、生殖内分泌和孕前保健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