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爱自己从娃娃抓起
2024-05-17 08:41:38儿童保健科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此节日的核心内容是让大学生关爱自己,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但对于心理健康而言不只是针对大学生,爱自己更应该从娃娃抓起。来来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心理咨询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让儿童青少年们关爱自己,珍惜自己,接纳自己,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关注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成长。
对于心理健康很多小朋友有自己的理解。
同学A说:身体没有病痛就是心理健康。
同学B说:开开心心就是心理健康。
同学C说:吃饱穿暖,发育好就是心理健康。
那到底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呢?
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案例:小明同学进入四年级以后,逐渐出现情绪不稳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发脾气,经常闷闷不乐,有时会独自哭泣,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交流,很少主动参加活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
提问:小明同学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回答:显而易见,我们能从上述的案例中看到小明同学目前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
当我们心理出现问题时究竟会有哪些表现呢?
1.情绪不稳定:情绪可能时好时坏,情绪波动较大。
2.抑郁:经常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
3.焦虑:总是感到莫名的紧张、担心、害怕,很多事情都会往糟糕负面的方向去想,可能还会出现心慌、坐立不安、胸闷等躯体不适症状。
4.自责倾向:常常批评自己,否定自己,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为自己的错误。
5.狭隘:表现为斤斤计较,对于很小的事都会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6.适应不良:适应不良的同学可能表现出对学校的学习、课外活动、生活的不适应。
7. 敏感:敏感多疑的孩子可能常常把别人无意间的对话或者不相关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者嘲笑,为此喜怒无常。
爱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们可以这样做:
1.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适中的目标,“平常心”对待;
3.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悲伤、难过、愤怒等负面情绪;
4.学会自律,自我控制;
5.学会自我鼓励,增强自信心;
6.乐于助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友圈;
7.转换思想,尝试换一种角度看待问题;
8.规律运动,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
9.不盲目的与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10.降低对他人期待,避免失望。
如果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通过各种方式调节后依然不能缓解改善,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或者心理保健科进一步就诊治疗。
愿每一位小朋友们都能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