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术室的“冷”
2023-10-24 11:46:51住院手术室
似乎每个走进手术室的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手术室里面好冷”。
那为什么手术室会这么“冷”呢?这不仅是个疑问,更是个谜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的神秘面纱吧!
一、患者因素
术前要求禁食禁饮,加上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作用均可使患者比平时更怕冷。为了避免术中引起患者食物反流、恶心呕吐或严重并发症,术前需要禁食禁饮6~8小时,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空腹状态,身体能量及抵抗力降低,对周围的环境温度更加敏感,所以在进入手术室时会觉得冷。即将面临手术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心理,可能导致其心率加快,甚至血压升高,让患者的身体感觉到寒冷。
二、环境因素
我国《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建议将手术室温度设置在21℃~25℃,病房和手术室之间的温差变化会让患者出现冷意。此外,无影灯、金属手术器材、监护仪、麻醉机等陌生仪器设备及手术室的冷色调环境,都容易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大。
三、手术因素
手术本身也会使患者感到寒冷。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药会抑制血管收缩和机体对温度改变的调节反应,使机体的产热能力下降,而患者只能通过自主防御反应来调节温度的变化。另外,手术时的皮肤消毒、长时间的皮肤裸露、大量的输液和液体冲洗,都会带走热量,使患者身体温度降低,从而使患者感到寒冷。
既然这么“冷”,可以把空调温度升高吗?
当然不能!
适宜的手术室温度能够抑制细菌繁殖,减少切口的感染并降低手术的风险。此外较低的环境温度能让手术医生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并避免或减少手术医生和患者的出汗现象,防止切口感染及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
如何让手术室的“冷”变得暖一些?
一、做好心理护理:在患者做手术之前,护士会做好术前访视,给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的温湿度及环境,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尽量缓解患者的紧张及害怕的情绪。
二、积极采取保暖措施:转运过程中加盖棉被、消毒和手术时尽量减少患者皮肤的暴露、将静脉液体及冲洗液提前进行保温、手术中为患者铺上加温毯等等。
虽然手术室的“冷”不可避免,但医护人员会采取足够的保暖措施,确保在无菌的要求下,尽力给患者创造一个有“温度”的手术环境,最后让患者保持正常体温回到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