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传递】终圆母亲梦
2025-10-22 10:23:07生殖医学中心
在生殖医学领域,薄型子宫内膜被视为一道棘手的难题。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正是阿依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创造的生命奇迹。
双重困境下的希望火种
阿依曾因宫外孕导致双侧输卵管功能受损,而丈夫拉博(化名)又被诊断为无精症。双重困境几乎阻断了他们所有的自然生育希望。2025年,他们来到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我们首先为拉博成功实施了睾丸穿刺,找到了珍贵的精子。随后,通过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和精细的促排卵方案,我们为阿依获得了12枚卵子,并成功培育、冷冻了4枚优质胚胎。
真正的挑战
然而,就在准备迎接新生命时,一个更隐蔽的难关横亘在眼前——阿依的子宫内膜厚度,在经过多种药物准备后,依然顽固地停留在4mm左右。 这远低于常规认为易于着床的厚度,属于典型的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基于专业判断,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取消新鲜胚胎移植,将所有胚胎冷冻,待身体机能恢复后再行尝试。
信任为舟,勇气为桨,跨越医学困境
面对这片“贫瘠的土壤”,即便我们采用了激素替代(HRT)方案并辅以多种药物、宫腔灌注、针灸中药等积极干预,阿依的内膜厚度依然未能实现有效增长,周期中内膜最厚的时候也只有4mm。经过医疗团队反复讨论斟酌,大家一致认为阿依即便再次取消移植周期,她的内膜也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了,意味着取消周期没有意义,反而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我们相信你们!” 在充分沟通后,阿依夫妇选择了与医疗团队并肩作战。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促使我们对这个充满风险的决定更加如履薄冰,查阅了很多文献,在超薄的子宫内膜状态下进行胚胎移植后,我们又增加了增加子宫内膜血供的药物和针剂,希望“土壤”虽然厚度不够,但“营养”尽量丰富一些。
守得云开,终见月明
信任与专业,最终共同孕育了奇迹。移植后,验孕结果显示——成功妊娠!超声更清晰地看到了搏动的胎心管和健康的胎芽!
尾声
如阿依和拉博的故事,即使面对像薄型子宫内膜这样的严峻挑战,也绝不意味着希望的终结。个体化的方案、前沿的评估技术,以及医患之间坚不可摧的信任,共同构成了创造奇迹的基石。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2003年开始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目前常规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力保存技术等,成功率稳定,安全性高。帮助无数不孕症家庭实现生育愿望,承接了很多疑难杂症患者。愿这份坚韧与好运,能传递给更多正在奋斗的您,请相信,生命的奇迹,终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