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群文化详细

健康小知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2023-11-01 10:20:05小儿内科一病区

一、ITP是什么意思,是种怎样的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简称ITP,是一种以机体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

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机体血小板减少亦是ITP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可引发患者出现体内多个脏器出血,严重者亦可直接危及生命[1]。

二、血小板是什么?

血小板是我们血液中存在的相对较小、形状不规则的成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促进血液凝固。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ITP病人可导致自发性出血或擦伤出血。

三、骨髓穿刺很痛苦,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检查?

血小板在骨髓中产生,骨髓穿刺可以通过抽取的骨髓来检查血小板生成的整个过程是否良好,也有助于医生检查是否还存在其他血液疾病。该检查的典型部位是髂骨。首先给予局部麻醉,然后将针头穿刺进入骨髓内,之后可以吸出一些骨髓送检。检查时有些病人感觉轻微疼痛或不痛。

四、ITP的症状有什么,我怎样判断病情是否加重?

病人之间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多数病人可有自发性或擦伤性出血,一些可表现为皮肤的淤点及小红斑。如果你的血小板非常低,可能出现其他出血症状,包括脸颊内侧血管疱或血尿、血便。总之你表现得越多的出血症状,你的血小板计数就越低,病情就越严重。

五、ITP怎么进行治疗,预后怎么样?

当前 ITP 一线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2]。

A、一般治疗方法: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有或疑有细菌感染时,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慎重预防接种。

B、一线治疗:当PLT<20x109/L时,和(或)伴有活动性出血时,可使用以下治疗: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抗-D免疫球蛋白。

C、对一线治疗无效者需再诊断评估,进一步排除其他疾病,然后可酌情选用二线治疗

药物方面包括:大剂量地塞米松、抗CD20单克隆抗体、促血小板生成剂 (TPO)、免疫抑制剂及其他治疗(巯唑嘌呤、长春新碱、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疗效不肯定,副作用大,应慎重选择。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选择脾切除术。

儿童ITP预后良好,急性ITP比例约占2/3,患儿早期(6~12个月)缓解率高。即使病程超过12个月,儿童ITP的缓解率仍然乐观[3]。

六、我在家庭日常生活护理中应该注意什么?

出血的护理:仅有轻微的皮肤出血时,不需要特殊治疗。若继续出血不止或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出血,就要到医院治疗。慢性ITP病程较长,无论病人还是家属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细致的家庭护理。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常用药物,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监督下用药。往往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等外观的变化,还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副作用。因此患者应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还应检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式撤药,以使自身的皮质功能得以逐渐恢复。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在饭后服用,或者加用保护胃黏膜药物。

可以适当参加一些舒缓性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理体质。饮食要有规律,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忌暴饮暴食,戒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尽可能避免使用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特别要注意防止外伤的发生。

七、要是经过脾切除术后的患者该如何护理?

执行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一般都经历了较长的内科治疗过程,久病不愈的体验易使之存在消极、悲观情绪,加之使其体质虚弱而害怕不能耐受手术,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心理,从而影响食欲、睡眠和休息。这时施行手术治疗极为不利,故应给予必要的解释,术前数日就应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效果,鼓励其接受手术治疗。也可介绍接受同类手术的患者与之交流体会,稳定患者情绪。术前饮食可不受限制,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保证足够的睡眠,全面了解患者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并及时纠正,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参考文献:

[1] 徐丽琴,徐宝华,汤璘珊.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分析[J].吉林医学,2023,44(08):2208-2210.

[2] 刘轲.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23.DOI:10.27232/d.cnki.gnchu.2023.000999.

[3] 马洁,吴润晖.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自然病程及临床预后影响因素[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3,18(0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