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在家“坐月子”也会遇到“堵车”
2024-10-30 10:04:50成人重症医学科/内科
大家在高速路上有遇到堵车吗,你的心情是不是这样:无奈、急躁,甚至是愤怒……
宝妈们有没有想到,在家里“坐月子”也会遇到这种堵车情况呢,此“堵车”而非彼堵车。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作高速公路, 那么,血管“堵车”可比高速路堵车的后果严重得多呀!
“月子期”,即产妇分娩后到生殖器官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通常为6周左右,即医学上的“产褥期”。这一期间,产妇的身体会经历许多生理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血液的高凝状态,这大大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造成血管的堵塞,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到生命。
孕产期是育龄期女性静脉血栓的好发时间段。目前,我国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新妈妈们产褥期的安全度过。
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1、血液系统的改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2】
2、多种原因引起的静脉血管损伤
3、孕末期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产褥期活动减少以及脱水导致血流淤滞,也是发生静脉血栓的潜在机制【3】。
血栓的常见危险因素:
妊娠期、产褥期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较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患有静脉血栓病史和遗传性易栓症。值得注意的是,绝对卧床和体重指数增加(BMI>25kg/m2)也与静脉血栓的发生紧密相关【4】。
血栓的常见表现有哪些
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在下肢或盆腔静脉内凝结,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患侧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皮肤颜色改变、肌肉萎缩、肢体坏死的情况。
肺栓塞: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引起急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和咳嗽伴有血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其他:如出现颈内静脉或颅内静脉血栓,可引起头痛、呕吐、颈部胀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那么,预防产后血栓,我们该怎么做呢
早期离床活动:无论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都应尽早离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自然分娩者可在产后24小时开始进行轻微活动,剖腹产者可适当推迟。
避免长时间卧床:尽量减少长时间卧床,减少血流缓慢的机会。对于卧床的产妇,可以指导其进行踝泵运动(用力、最大限度、反复地屈伸踝关节),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注意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建议产妇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
控制体重和血压:有肥胖和高血压的产妇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和血压,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及时就医:如有疑似血栓的症状,如下肢疼痛、肿胀、行走困难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药物预防: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不蓄积在母乳中,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间使用是安全的。
总结
产褥期是血栓形成的高风险期,产后应提高警惕,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血栓的形成。通过早期离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和血压以及必要时使用药物预防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产后血栓的发生率及其并发症的风险,远离“堵车”!
温馨提示:亲们,还可以通过“产褥期血栓筛查问卷”来测试自己有没有静脉血栓风险哟
参考文献
【1】 王子莲等.中国九家医院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10):667-672.
【2】 Byrnes JR, Wolberg AS. Red blood cells in thrombosis[J]. Blood. 2017 Oct 19;130(16):1795-1799.
【3】 Zhang W,Shen J,Sun JL.Risk scores,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maternal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World J Clin Cases,2020,8(11):2210-2218.
【4】 苏俊等.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的诊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6):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