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做有温度的护理人

2022-09-19 17:11:27新生儿科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平常常的夜班,伴着夕阳的余晖落下,叮铃铃…叮铃铃…我接起门铃问道:“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外面宝宝爸爸非常着急的说道:“我宝宝发烧了,又吐奶呛奶,麻烦找个医生来看一下好吗?”我迅速走到入院通道处,看到一对夫妻正坐在椅子上愁眉不展,宝宝妈妈情绪很不好,一边抽泣一边责备着爸爸,似乎也不愿意让宝宝住院。我把宝宝爸爸叫到旁边一问才知道这个妈妈有产后抑郁,而且不放心让宝宝母婴分离,因为孩子的病情已经不能耽误,我决定跟宝宝妈妈沟通一下。

“您好,宝宝现在生病了,需要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的照料,您为什么不愿意让宝宝住院治疗呢?”宝宝妈妈眼里闪着泪光激动说道:“你们这里为什么不能让我们进来陪护?里面孩子那么多,万一弄错了怎么办?我宝宝很爱哭,你们会耐心的抱着他哄吗?他吃奶怎么办?在里面会不会被抽血打针呀!”我轻轻安慰宝宝妈妈:“你看宝宝在你怀里小脸都通红了,本来就在发烧,我们不能把他包裹太紧,宝宝妈妈您先过来坐下,我们把孩子包被打开一点点”。见她坐下的瞬间,我把孩子包被打开查看情况:“这个宝宝长的好可爱,肉嘟嘟的,叫什么名字呀?”“我宝宝叫宸宸”见宝妈情绪稍微平静一点,我继续说道:“宝宝妈妈,请放心,我们新生儿科每一位护士阿姨都是通过层层考核才能留在这里的,她们都是宝宝的“临时妈妈”,个个都是懂“婴语”的高手,肯定能照顾好每一个小宝宝,而且每一个住院的小宝宝我们都会给他一个专属“身份证”,绝对不会弄错的!你看小宝贝好可爱呀,您能忍心让他遭受病魔的折磨吗?我们这里会有5G视频探视窗口给您每周看宝宝,我们也建立了新生儿护理知识问答群,这个大家庭里都是和您一样的宝妈们,虽然宝宝和妈妈们不得不暂时分开,但是宝宝们很勇敢,他们积极配合医护叔叔阿姨们一起对抗疾病,而你也可以在这个群里学到照护知识,现在我也邀请您进到这个大家庭里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您愿意吗?”

在我鼓励眼神下,宸宸妈妈终于拿起手机注册了我们的视频探视并让宝宝爸爸办理了入院手续。我心里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迈进了第一步。看着我们宣传墙上宝宝住在暖箱的照片,她问宝宝进去是睡在这个透明的箱子里吗?我解释道:这个叫做暖箱,里面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我们的新生宝宝,每个小宝宝独立地睡在里面,每天我们还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照顾他们。”宸宸妈妈不好意思地说:“这样的啊,我还以为里面的孩子都睡在一张大床呢?那如果是独立的床孩子们应该是不会弄错的。”

我感觉到了她态度的转变,又立即向她介绍到“是呀,而且我们科室里还给小宝宝配备了婴儿早教机,哭的厉害的宝宝护士阿姨就给他放舒缓的音乐,宝宝有专门的鸟巢包裹睡觉,会很有安全感,每天我们的临时妈妈早上要给宝宝洗澡,做眼部、口腔、脐带和臀部护理,还要和小宝宝互动做排气操,做抚触,宝宝们都很享受的哦。如果您愿意学的话,等到宝宝出院那天我们还会有专门的护士阿姨教你怎么给宝宝奶后拍背和抚触按摩呢!”

看到我们从头到脚仔细检查宝宝的皮肤情况,还给宝宝戴上有名字和住院号信息的蓝色身份腕带,宝宝妈妈不好意思的说道:“我确实表现的太消极了,听你这样一说,现在我有信心了,我必须要坚持,我也坚信他能好起来,今天真的太感谢你了!”我也笑着回应妈妈:“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目送着家属安心离去的背影,一个夜班的小插曲,让我意识到,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找到价值感,在后续的夜班里,即使身体很疲惫,但我的心情一直很舒畅,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宝宝也健健康康的出院了。

新生儿科的护士应当有着母爱般的无私和爱心,有着朝阳般的温暖和璀璨,有着提灯女神般的慎独与责任,因为疾病这一特殊群体只能住在无陪的监护室里,初为父母,许多家长会有分离焦虑症。真正的护理应该做到共情,护理疾病,抚慰心灵,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真心地伸出援助之手,真正的理解患者,帮助患者,解决患者的切实问题。用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探索每个患者背后的故事,用细节去关心、帮助患者的同时,学会自我调节,享受帮助人的快乐。我们以理解、包容、换位思考、同理之心,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