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护航母婴——女性生育的终极密码之“移植子宫·卵巢”

2022-08-31 16:22:53产科

什么?居然子宫和卵巢也可以移植?骇人听闻!

是的,子宫和卵巢都是可以移植的。

只知道移植心脏、肝脏等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极少关注到子宫和卵巢移植这个话题。在大家的认知里“生孩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干嘛还要移植,这么麻烦。

世界上存在着有生育意愿无生育能力的女性,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子宫性不孕人群约有100万左右,新生儿中患MRKH氏症候群,医学名称为“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症候群”的女婴,发生机率约是1:5000。(数据来源于The Lancet)。

有人会说女人又不是一定要生孩子才完整,一定要生孩子人生才圆满。但对于没有生育能力的她们也许不一样,她们渴望孕育生命,陪伴孩子成长。

不是所有夫妇都肯定能有孩子的,这虽然有些残酷,但却是事实!

生育力重建的现状(部分)

一、卵母细胞的冻融

卵母细胞冻融的安全性仍然是备受重视的问题。有研究发现,采用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出生的1027名儿童与使用新鲜卵母细胞出生的1224名儿童相比,出生体重、出生缺陷、围产期病死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胚胎的非整倍体率也相似。但目前仍然缺乏冻融卵母细胞出生子代的长期随访数据,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技术的远期安全性。

二、卵巢组织的冻融和移植

对于缺乏成熟卵泡的儿童肿瘤患者,卵巢组织冻融移植是较为可行的方案,能在冻存卵泡的同时确保未来移植后卵巢内分泌功能一定程度的恢复。卵巢组织冻存是通过手术取出部分或完整的卵巢组织,将组织片段化处理,用慢速程序化或玻璃化冷冻的方法保存于液氮,待适宜且有生育需求时,再行冻存卵巢组织的复苏和移植。

三、子宫移植    

子宫移植手术主要包括供体子宫切除、受体子宫移植以及受体分娩时的剖宫产。根据供体类型可分活体和亡体供体。

四、国内外实施移植手术成功案例

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并不代表就能成功怀孕,即便是活体移植手术,仍得配合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间的合作。

至今全球共进行50例活体子宫移植手术,仅迎接11个新生命到来, 绝大部分来自活体供体。

目前,全世界行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术后出生的婴儿已超过200例,统计数据提示移植后妊娠率超过30%。

五、案例分享

1.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自体移植后的健康婴儿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产妇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2.Silber等首次报道了完整卵巢异体移植后成功妊娠的案例,该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闭经22年,行新鲜完整卵巢移植后恢复生育力,自然妊娠并足月分娩1名健康女婴。

3.2015年有学者报道了我国首例子宫移植手术,患者随后获得妊娠并产下1名健康男婴。

4.目前子宫移植并成功分娩的案例中,只有一例来自于死亡供者,分娩于2017年12月15日,《柳叶刀》(The Lancet)在2018年的12月4日正式发表了这一医学突破。

手术相关关注点

1.手术利与弊

没有万全的技术手段,有利必有弊。痛苦与风险并存,不育只是怀不上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不育并不影响人的健康,而某些治疗不育的措施,特别是手术,包括试管婴儿等,却可以给个人带来伤害。

可能发生并发症:子宫移植并发症主要包括子宫全切手术和免疫抑制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如:受体移植器官出现排异反应,血运系统重建形成血栓等)以及术后的精神心理问题,活体供体捐赠者还可能面临髂内动脉并发症如臀部跛行、膀胱括约肌障碍等。

2.手术适用人群

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需要符合手术指征。如:放化疗患者、从事高风险工作、先天性无阴道子宫、重大疾病经过治疗后会严重影响卵巢功能、子宫切除术后、不孕不育症的患者等。

3.移植成功后续治疗

子宫移植成功只是第一步,想安全待产直至分娩还有很长的路。

子宫移植因为相比较其他器官移植,子宫移植的难度要高很多。子宫的微小血管很多且移植后的子宫需要承担怀孕的任务。这意味着,移植后的子宫血管需要承受怀孕期间3倍以上的扩张,才能保证足够的血液灌注供胚胎的生长。移植成功之后,被移植者会面临异体移植带来的持续的免疫排斥反应,可以理解为“你给身体强加了一个不属于它的器官,它会做出一些排异行为,以示反对”。这时会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阻止身体的排斥,并且需要长期服用。

成功完成了子宫移植手术,然而这些子宫移植者并不能自然怀孕,因为此时的卵巢和子宫并不是连通的,须借助于试管婴儿的帮助来完成受孕的过程。前面提到,子宫移植手术后服用大量的药物来抑制身体的排斥反应,这些药物在怀孕期间也无法停止。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畸形和基因的突变。目前成功出生的新生儿的大部分身体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至于将来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4.移植器官去留

一般情况下,在子宫完成孕育的任务之后,会再次拿掉子宫,为了避免持续的身体免疫排斥反应。如果有强烈的继续妊娠念想,移植的子宫可继续保留。

5.生育力重建女性所需具备条件

我国2018年的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专家共识将年龄不超过35岁、卵巢储备功能较好作为筛选标准之一。

六、伦理道德方面

子宫移植的伦理问题是临床上讨论的重点。活体捐赠者通常是受体的母体,从风险收益角度分析,捐赠者在身体健康上没有任何获益,更多的是心理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感,而受体则面临免疫排斥的风险。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还可能对后代具有一定潜在风险,有研究提示,接受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的妇女的子痫前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增加。未来应继续优化子宫移植和免疫治疗的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七、未来畅想

需要注意的是,生育力重建不仅是个人意愿的延伸,其伴随的复杂伦理问题也需要未来逐步解决,科技和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可能是对生命的重新定义。继续探索提高生育力的治疗措施和重建手段也将加深我们对人类生殖细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机制以及不孕不育发病机制的理解,是维护生殖健康的关键。

每个人可以选择生或不生孩子,都是出于本心,而非社会标准的绑架。医学科技的进步满足人拥有选择权利,人也要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参考文献

黄孙兴,常琦圆,周灿权.生育力重建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38(6):609-613.

参考知识

新浪育儿网站—震惊!中国第一例!女儿移植妈妈的子宫生子成功?!究竟是对是错?

人民日报客户端—国内首例!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患者获自然妊娠2021-01-25

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她今天成功当上妈妈2021-08-31

观察者网站—全球首例!巴西女子移植死者子宫成功诞下女婴2018-12-05

中国经济周刊—聚焦生育难: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育力下降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