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奇迹!不留“喉”患——我院耳鼻喉科成功为1月龄婴儿重建"生命气道",刷新科室最小年龄手术纪录

2025-07-16 17:31:02耳鼻喉头颈外科

在医疗技术不断突破的征程中,我院耳鼻喉科近日成功为一名仅1月龄的新生儿实施高难度声门上喉成形术,不仅创造了科室该类手术最小年龄纪录,更标志着科室在儿童耳鼻喉疾病诊疗水平实现重大跨越,为无数面临同样困境的患儿家庭点亮希望之光。

一、1月龄患儿遭遇多重危机!

来自甘孜州石渠县的小里(化名)自出生便出现反复呛咳、喉鸣、气促等症状,因"肺炎"在当地医院治疗却收效甚微。辗转来到我院时,小里已出现静态下的吸气时锁骨上窝凹陷,经专业喉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喉软骨发育不良",同时小里还患有"鹅口疮"。如此幼小的生命,却要同时承受气道梗阻与真菌感染的双重威胁,每一次呼吸都充满艰辛,每一口奶都可能成为致命风险。

术前会厌塌陷、遮挡声门,吸气时杓区粘膜被吸入喉室,见大量痰液经声门下咳出

二、多学科协同!为脆弱生命制定"专属方案"

面对复杂的病情,我科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耳鼻喉科、麻醉科、小儿重症医学科、儿外科等多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在充分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后,为小里量身定制了一套严谨周密的手术方案。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2025年6月17日,耳鼻喉科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在支撑喉镜下经显微镜成功实施声门上喉成形术。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全神贯注,每一步操作都精准无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三、生死时速!术后监护创造康复奇迹

由于手术部位位于呼吸道重要枢纽,且婴儿喉部组织疏松,术后极易出现气道梗阻、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小里立即被转入PICU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护,PICU护理团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日夜守护在小里身边,时刻关注着他的每一项生命体征变化。经过1周的精心护理,小里的病情终于稳定,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又经过1周的抗感染治疗,小里的呼吸道完全通畅,呼吸平稳,吃奶不再呛咳,喉鸣音也几乎消失不见。看着小里健康可爱的模样,医护人员和家属都倍感欣慰。

术后复查喉镜:会厌稍肿胀,无塌陷,声门暴露良好,环杓关节及声带活动度良好

     出院时合影

四、技术突破!开启儿童耳鼻喉诊疗新篇章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我院耳鼻喉科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多学科协作的典范之作。它标志着我院的耳鼻喉科在儿童耳鼻喉疾病诊疗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专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一技术将为更多患有喉软化症的患儿带来康复的希望,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负担。

五、健康提醒:关注新生儿呼吸异常,及时就医

喉软化症是引起新生儿和婴幼儿喘鸣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婴幼儿喉气道梗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约50%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喂养困难,15%的患儿需要手术治疗。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以下症状,请务必尽快就医:

1. 反复喉鸣、呼吸急促;

2. 青紫发作、呼吸停止或呼吸暂停;

3. 出现吸气性凹陷、胸部或颈部肌肉长时间回缩或下陷;

4. 喂食时呛奶、配方奶摄入不足等喂养困难;

5. 体重增长缓慢或下降。

未来,我科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为全省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