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我的身高我做主——揭秘“长高神药”生长激素
2025-02-26 09:17:28临床药学科
孩子们的身高问题
一直都是家长关注的重点
为了不输在高度上
很多宝妈们想到了“长高神药”生长激素
但这个药真的适合你家孩子吗?
听听省妇幼临床药师怎么说
一、什么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rhGH),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肽类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的生长,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并对糖代谢、脂代谢和免疫力等方面具有调节作用。我们通常所说的“打生长激素”,在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3种:注射用人生长激素、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和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
注射用人生长激素 | 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 | 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 | |
剂型特点 | 不含抑菌剂,注射时需以无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以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注射。 | ①卡式瓶包装:该剂型含有符合药典规定的抑菌剂(如苯酚),可反复多次注射。②预灌封包装:该剂型不含抑菌剂,不需其他注射装置,一次性使用。 | 为 rhGH 长效制剂,无需溶解,直接以注射器抽取注射。 |
分类 | 短效 | 短效 | 长效 |
分子结构 | 22kDa | 22kDa | 55-66kDa |
来源 | 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其氨基酸含量、空间构象及序列与人生长激素完全相同。 | 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其氨基酸含量、空间构象及序列与人生长激素完全相同。 | 重组人生长激素与分支型聚乙二醇组成的共价偶联物。 |
半衰期 | 3-4小时 | 3-4小时 | 24-48小时 |
给药频率 | 每日皮下注射 | 每日皮下注射 | 每周1次皮下注射 |
二、你以为的矮可能不是真的矮,怎么才算矮?
指身高低于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SD)(SD值可参照下表)。或每年的生长速度不达标:不到2岁儿童中1年生长不足7.0 cm,2~
4岁儿童1年生长不足5.5 cm,4~6 岁儿童一年生长不足5.0 cm,6岁至青春期前儿童一年生长不足4.0 cm,青春期儿童一年生长不足6.0 cm。
二、并不是所有矮的孩子都适合打生长激素,哪些孩子适合注射生长激素?
身高正常的孩子打生长激素就像拔苗助长,不仅不能帮助长高,反而会引起骨龄提前,导致身高增长时间缩短,影响成年身高。
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有用药的指征:
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迟缓。
特发性矮小症: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
Turner综合征:女性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矮小。
慢性肾功能不全: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肾病。
Prader-Willi综合征:遗传性疾病,常伴有矮小。
小于胎龄儿:出生时身长和体重低于正常值。
中枢性性早熟:经原发病治疗后,仍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预测成年终身高受损情况。
不适合打生长激素的: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儿、骨骺已经闭合、严重全身性感染等危重病人、活动性肿瘤或活动性颅脑损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生长激素过敏者。
四、注意事项
1、给药方式:只能皮下注射
2、注射部位:腹部脐周、上臂外侧、臀部外上方处、双侧大腿前外侧中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①推注时要缓慢,注射完毕应将针头在皮下停留至少6秒,以确保药物完全注射入体内。
②避免注射时过浅、打到表皮内;避免在靠近关节部位注射。
③轮流有规律地变换注射部位,可避免局部肿痛等问题。
3、保存方法:一定要低温冷藏保存。适宜保存温度2~8℃
4、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时间注射,不随意调整或停药。
五、打生长激素安全吗?常见有哪些副作用?日常怎么监测?
1、安全性:在医生指导下,生长激素治疗通常是安全的,但需严格监控。
2、常见副作用: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或疼痛。通常数日内消失,可继续使用。
水肿: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水肿。
关节痛:可能出现关节或肌肉疼痛。
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血糖水平,需监测。
颅内高压:罕见,但可能引发头痛、视力问题。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素(T)短暂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的患者可继续用药,并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如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需停用rhGH,转诊至内分泌科治疗。
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及监测频率
六、家长常见误区
误区一:选药越贵越好
其实不同的药物剂型各有优缺点,需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听取医生建议选择。
误区二:早长、晚长都一样
“早长”的孩子,很可能是营养过剩、发育提前、性早熟等原因所致。这些青春期早长的孩子,与同龄同性别的孩子相比,生长速度和身高明显增加,但骨龄决定孩子身高潜力,骨骼发育太快,骨龄比实际年龄大,会使骨骺提早闭合,孩子以后生长的可能性和空间都将减少,易造成孩子提前缓长或停长。反而使得终身高低于同龄。
误区三:打激素就能长高
生长激素仅对特定人群有效,并不是所有人群都有效,且效果因人而异。矮小有多种原因,首先要查清楚原因,然后再做针对性的治疗,不一定非得打针。有些矮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可能口服甲状腺素就能长高。还有前面提到的生长激素对于骨骺提早闭合的儿童可能是无效的。
七、健康长高的其他关键因素 即使使用生长激素,孩子仍需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1、均衡营养:保证蛋白质、钙、维生素D的摄入。
2、充足睡眠: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
3、适度运动:跳绳、篮球、游泳等纵向运动有助于骨骼生长。
综上所述,生长激素是帮助部分孩子改善身高的有效医疗手段,但并非“神药”。家长应理性看待身高问题,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同时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身高只是成长的一部分,身心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石。
作者简介:李雯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学科儿科临床药师。擅长儿童多动症、中枢性性早熟、儿童补钙、感染相关疾病的用药指导及妊娠期、哺乳期用药风险评估。
咨询方式:线下每周二坐诊药物咨询门诊,不便来医院可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院-在线复诊-“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咨询。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等. 儿童特发性矮身材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3,38(11):801-813. DOI:10.19538/j.ek2023110601.
[2] 王丹丹,季兴.基因重组生长激素的合理应用及规范化治疗[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3,20(05):20-22.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6):42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