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猫有风险,撸猫时需警惕感染猫抓病
2023-07-04 14:38:05临床药学科
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对于喜欢猫咪的小伙伴来说rua猫简直太上头了。但撸多必失,别忘了在猫咪可爱的外表下,也藏着锋利的爪子,在吸猫过程中不慎被抓伤可能患上猫抓病。什么?只听说过狂犬病、鼠疫,猫抓病究竟又是个啥?且听临床药师给你们讲解。
一、什么是猫抓病
猫抓病是由汉赛巴通体感染引起的常常以自限性局部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特征的感染性疾病。由汉赛巴通体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现为皮肤或头面部淋巴结病变,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病变。
猫抓病传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的猫,病原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猫感染后可形成菌血症,并可通过猫身上的跳蚤在猫群中传播。猫抓病由幼猫传播的可能性比成年猫大,值得注意的是猫即使携带此病原体,多数并不表现任何症状,但其保持长期的菌血症。
猫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被感染汉赛巴通体的猫抓伤或咬伤,以及暴露于感染汉赛巴通体的跳蚤。人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表面接触到猫唾液也可导致传播。
二、猫抓病的临床表现
猫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以原发性皮肤损害、局部淋巴结肿大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为主要特征。
1.皮肤表现 以侵染部位的皮肤病变开始,在病原体侵入皮肤后3-10日发生,通常从水泡发展到红斑,再发展到丘疹、脓疮、溃疡等急性炎症反应。少数患者存在皮肤以外的侵染部位,比如说眼部(非化脓性结膜炎和眼肉芽肿)和黏膜(口腔溃疡)。这些皮肤黏膜病变通常持续1-3周,但可因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而被忽视。
2.淋巴结肿大 局部淋巴结肿大是猫抓病的标志性病变。淋巴结肿大见于侵染部位的近端,大多数约2周后发生。常见的部位是腋窝、滑车上、颈部、锁骨上和下颌下淋巴结等。肿大的淋巴结几乎都有压痛,通常大小为1-5cm,但也可增大至8-10cm,大多数在1-4个月后消退。
3.全身症状 大多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头痛、肌痛、咽喉痛等症状。
4.特殊表现 少数可累及肝脾、眼部以及中枢性或周围性神经系统,表现为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视力异常、结膜炎、意识障碍等。
三、如何治疗
猫抓病的局部病变一般为自限性,但全身播散性时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尽管一些患者不经过治疗也可自行恢复,但治疗可以缩短病程,以及降低发生全身性疾病和/或远期后遗症的风险。
1.对症及局部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情,可适当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发热的患者来说,可以口服退热药物,也可以选择物理降温方式;还要对抓伤或咬伤处的皮肤进行清创、消毒。
2.抗菌药物治疗,若患者仅表现为淋巴结炎,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如不能耐受阿奇霉素可予以克拉霉素、利福平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肝脾型猫抓病/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出现神经系统或眼部病变症状,对于成人和8岁以上儿童,可使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8岁以下儿童,一般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利福平或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利福平治疗。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用抗菌药物。
3.手术治疗,如治疗较长时间后淋巴结仍无好转,可对某些患者实施淋巴结切除。
四、如何预防
1.避免在撸猫的时候被其咬伤或抓伤,尤其是在春季等动物发情季节要特别注意与流浪猫保持距离;
2.撸猫后及时洗手,洗手前不要揉眼睛、摸伤口以及口鼻等;
3.猫感染汉赛巴通体主要是由跳蚤传播的,如果家里有养猫,定期给猫驱虫,尽量不要让猫接触室外环境;
4.被猫咬伤或抓伤后立即用流动的水和肥皂进行清洗。
敲重点!
并不是所有猫都会引起猫抓病,该病多为自限性,如有症状及时就医。做好预防、驱虫和清洁工作,才能放心撸猫。
参考文献
[1]uptodate临床顾问:猫抓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
[2]uptodate临床顾问:猫抓病的治疗
[3]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