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心理健康科普:走出心灵“困境”
2023-10-10 14:57:13何丹
妊娠期是女性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女性生理、心理变化剧烈,容易变得异常敏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许多心理问题。总有家属抱怨孕妈妈“莫名的紧张、焦虑、恐慌”“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干什么都心不在焉”“怀孕后老是疑神疑鬼”“现在脾气暴躁,又娇气又懒惰”“生完孩子脾气怎么变大了?”您有这样的经历吗?这可不是矫情或一时的情绪失调,可能生病了,一种心理疾病,孕产期抑郁症,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疾病。
目前孕产期抑郁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大部分孕妈妈在孕期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抑郁,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治疗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健康状况,还会增加多种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并影响婴幼儿健康及其心理适应能力等,甚至引起自伤、自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当孕妈妈出现情感低落、兴趣及愉快感缺乏、精力或体力下降容易疲倦等症状时,一周之内自行缓解称为抑郁情绪,如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警惕孕产期抑郁症的发生。有些孕妈妈心理冲突表现并不明显,但出现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食欲或体重改变;无精打采易疲劳;头痛、头晕;易哭泣、掉眼泪等身体方面的不适,也是抑郁情绪的早期表现。
孕产期发生抑郁的原因多样,主要和怀孕期间孕妇的生理、心理变化等因素相关,如孕吐、腰痛、头晕、乏力、出汗、嗜睡或睡眠减少等,都会对孕妈妈形成慢性压力。下面这些因素会增加孕产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既往抑郁症病史、孕产期生活应激事件、产后压力性生活事件、遗传因素、缺乏家庭社会支持等。
为保证母亲与胎儿的身心健康,在妊娠期就应关注并防止心理疾病的出现。需要进行以下预防措施:
首先,定期筛查:孕妈妈要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或分娩前、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时分别开展一次抑郁症筛查。产前应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产后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自评量表(EPDS)。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妈妈,可酌情增加心理健康筛查评估次数。孕妈妈可通过四川省母子健康手册电子版微信公众号进行抑郁症自测。
第二,积极应对:保持乐观心态,学会及时倾诉,把情绪表达出来,主动寻求帮助和接受辅导,定期产检,营养均衡,充足睡眠,鼓励没有运动禁忌症的孕妈妈进行适当的运动,进而调整情绪状态。
第三,家庭支持:家人要关注孕妈妈的情绪变化和安全状况,了解支持和陪伴孕妈妈的技巧,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陪伴孕妈妈。
孕产期抑郁症不可怕,一定要及时发现,勇敢面对,遵医嘱治疗。自评结果提示抑郁症可疑高危,或者作了种种努力后自身情况仍不见好转,或者发现自己已不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有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冲动等,要立即到有心理(精神)科或心理(精神)治疗门诊的助产机构,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心理评估,配合并接受治疗。如果需要服用药物的话,也不要抗拒,因为一些抗抑郁药孕妈妈也可以吃,不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和健康。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发展到中度和重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不要有“抑郁症靠心理疏导就能好”“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减药停药”等错误认识,通过早期发现,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孕妈妈的抑郁状态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心理问题不易发现、治疗难度大,容易影响自身及家人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关注家中孕妈妈的状态,发现端倪时要及时干预、引导,以防病情恶化。一个生命的诞生,需要十个月的准备。而迎接一个生命最好的方式,不是治疗疾病,而是预防可能的疾病。普及孕育健康知识,关注孕妇身心健康,让我们共同守护每个小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