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生儿要ju脚底板儿呢?——足跟血筛查之苯丙酮尿症
2023-09-04 10:37:51小儿神经/遗传代谢内分泌专科
家长:医生,娃娃出生三天后采的脚板儿血是查啥子的哦?
医生:主要是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包括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地中海贫血等等。
家长:听说得了苯丙酮尿症的娃娃要成哈儿(傻),是不是真的啊?
医生:这个要看发现治疗的早晚了。总的来讲,发现早、治疗早就影响小;发现晚、治疗晚、影响大,如果在新生儿期就能发现,开始诊断治疗,很多患者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都不会受到影响,都可以正常地上学、就业、结婚和生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医生,什么是苯丙酮尿症呢?
医生: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1934年因Fulling医生发现患者尿中含有大量的苯丙酮酸而得名。大家知道,我们吃的大多数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中的一种是苯丙氨酸,它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果它的正常代谢发生障碍后就会造成血中的苯丙氨酸积聚增加【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尿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皮肤毛发黑色素的合成减少,同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家长:医生,这种病是怎么得来的?
医生: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父母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外观看起来是正常的,每生育一个宝宝有1/4的概率会得这种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缺陷导致的高苯丙氨酸血症,通常称之为苯丙酮尿症。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的辅酶基因缺陷导致的高苯丙氨酸血症,之前称为不典型苯丙酮尿症,现在称为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症[1]。
家长:医生,患者有啥子表现呢?
医生:患儿出生时大多表现正常,新生儿期无明显特殊的临床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呕吐、易激惹等非特异性症状。未经治疗的患儿3-4个月后逐渐出现皮肤和毛发色素浅淡,汗液和尿液有鼠臭味。常伴湿疹。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肌张力增高、癫痫、注意力缺陷、多动或自闭症、攻击性和自残等神经精神症状[2];约80%的患者有脑电图异常,一般随着治疗苯丙氨酸浓度下降会逐渐好转。未经治疗的经典PKU患者存在不可逆的智力障碍、小头畸形,也就是说不治疗的话宝宝真的会变傻,而且不能恢复,会一直傻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医生,如何早期发现有这种疾病呢?
医生:那就要做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了。我国新生儿中PKU发病率约为 1/11 000,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使PKU患儿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被筛查出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避免智力落后的发生。宝宝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8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片上,自然晾干,寄送到新生儿筛查中心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正常宝宝血中苯丙氨酸的最大值为1.8mg/dl,当新生儿苯丙氨酸≥1.8mg/dl时医院会打电话给家长通知召回复查,检测血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如果血中苯丙氨酸≥120 µmol/L(2mg/dl),同时伴有苯丙氨酸/酪氨酸≥2.0,可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PA)。
所有的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都需要来医院进行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DHPR活性测定、基因检测等,以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以便开始针对性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医生,确诊后如何该治疗呢?
医生:当120µmol/L(2mg/dl)<血苯丙氨酸浓度<360 µmol/L(6mg/dl)时,HPA患者暂不进行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血苯丙氨酸的浓度。当血苯丙氨酸≥360 µmol/L(6mg/dl)时,PKU患者都应该尽快开始治疗。
1.低苯丙氨酸饮食[3]:
(1)母乳+特殊奶粉喂养:PKU患儿在确诊后的头2-3天,可暂停母乳,给予无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喂养。一般喂养3~4d血苯丙氨酸即可显著下降,达到目标水平,之后采取母乳与特殊奶粉按适当比例喂养,保持血苯丙氨酸在2-4mg/dl范围内。如果母乳不足,可选择特殊奶粉与普通牛奶按适当比例混合的方式来达到低苯丙氨酸饮食的目的。
(2)低苯丙氨酸食物喂养:对于较大的婴幼儿,可选用无苯丙氨酸蛋白粉或奶粉联合低苯丙氨酸食物喂养。应避免进食高蛋白质的食物(红色食物),限制摄入中等蛋白食物(黄色食物),可进食蔬菜、水果等(绿色食物),详见下表。
PKU绿色食物
PKU黄色食物
PKU红色食物:
2.BH4治疗:约10%的经典型PKU和大部分轻型 的PKU和HPA对BH4 治 疗 有 效,用 量 为2~10mg·kg-1·d-1,可使血苯丙氨酸含量下降30%。对于BH4反应型PKU患者,可以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辅以BH4治疗。
如果患儿是BH4缺乏症,就无需控制饮食,仅需给予BH4及相应的神经递质如美多芭、5-羟色氨酸治疗即可。
家长:医生,苯丙酮尿症预后如何?
医生:PKU是第一种可通过饮食或药物治疗的遗传代谢病。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预后越好,如果能在新生儿期便开始治疗,智能及体格发育可以达到健康人水平,很多患者能够正常就学、就业、结婚和生育。晚发现、晚诊断、晚治疗的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3~5岁后治疗者,可减轻癫痫发作和行为异常,智能障碍可有部分改善[4]。
参考文献
[1] van Spronsen FJ,Blau N,Harding C,et al.Phenylketonuria[J]. Nat Rev Dis Primers, 2021, 7(1):36. DOI: 10.1038/s41572-021-00267-0.
[2] Shintaku H, Ohura T, Takayanagi M, et al. Guid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phenylalaninemia[J].Pediatr Int, 2021, 63(1):8?12.DOI: 10.1111/ped.14399.
[3]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筛查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临床生化遗传专业委员会, 等.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饮食治疗与营养管理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6):405-409. DOI: 10.3760/cma. j.issn.0578-1310.2019.06.002.
[4]郑锐丹, 张文. 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 22(6): 569-574.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30315-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