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公共环境里,孩子呕吐、尿尿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2023-09-26 15:44:33急诊科

带宝宝到医院看病,相信许多宝妈、帅爸们都遭遇过这种尴尬时刻,宝宝毫无征兆地呕吐,污了衣服脏了地面;说要“便便”就“便便”,马上就地解决……在把宝宝清理干净后,面对污秽的地面,一部分家长会掏出纸巾,擦拭一下;一部分家长就近找医院工作人员,告知他们去清理;还有极少数家长,“潇洒”离开,交给踩到秽物的“倒霉蛋”去找医院理论。

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呕吐、尿尿还是不小心打撒了水,希望您第一时间告诉医院工作人员,穿白大褂的可、着保洁服的可、在导诊台的可、在玻璃窗口诊室内的可;从你身边路过的那位工作人员处理最快,选为最佳!

我们不会责怪和罚款,也不会鼓捣大家把地面弄干净,相反我们会说“谢谢”,因为只有较强的安全常识和社会责任心,您才会意识到地面污秽湿滑是路人安全的巨大隐患,特别是我院为妇女儿童医院,隆起肚子的孕妇、抱着婴儿的家长、牵着孩子的老人、爱跑爱跳的儿童,都因不易发现地面湿滑而发生摔倒。

就在不久前发生在急诊科的真实事件,分诊台护士看到附近有一位孩子在呕吐,立即打电话通知保洁来打扫,然后马上拿黄色的防摔倒提示牌赶过去,就在妈妈带孩子迅速走开,分诊护士还未赶到的刹那间,一位路过的老人就踩到了呕吐物而摔倒。

大家都会问“然后呢?”,然后就是我们一边联系老人的家人,一边安排了急诊检查,所幸摔倒的老人没有发生外伤、骨折等问题,所以当事双方达成了谅解。急诊科也加强了摔倒的预防和处理流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那么,如果踩到呕吐物或因地面湿滑而摔倒发生了骨折、脑损伤、猝死等不幸后果,污染地面者、摔倒者和医院应该怎么分担责任呢?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对在公共场所受伤的案件,对此类纠纷有了更细致的责任划分。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如医院)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如造成地面湿滑的人),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在具体案件中,摔倒者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没有责任,如该事件中的孩子妈妈没有离开,而是守护在呕吐物旁边,提醒路人注意地上有呕吐物,或医院已经在呕吐物上摆放警示牌,那么摔倒者也将对摔伤后果负有一部分责任。

说了那么多,我们一起来缕缕孩子没忍住,呕吐、尿尿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吧!有两位家长的,嗨简单,一人留在原地,提醒路人注意脚下 ,另一个人就地取材,用婴儿推车、凳子等遮挡污染湿滑的地面,再就近告知医院工作人员,一定要等医院工作人员到了事发地点后再放心离开!

如果只是一个家长带着孩子看病,首先还是要留在原地,提醒路人注意脚下,同时请路人帮忙,就近告知医院工作人员;也可以高声呼叫“有医院工作人员吗?我需要帮助!”从而引起医院工作人员的注意。同样重要的是,一定要等医院工作人员到了您身边,接手完成放警示牌和清理地面的事情后,您才可以安心离开。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安全防范中来,看到医院地面有水渍有呕吐物,能及时通知我们处理,共同保持地面的干燥清洁,携手避免摔倒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