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日记】“玻璃心”的妈妈

2021-06-04 16:06:02小儿内科一病区

       “嗨,你今天管1组啊?!”早上一来,同事小李就问我。

       “嗯哼,这几天都要管,咋啦?!”我有点疑惑。

       “组上X床患儿轩轩妈妈很‘玻璃心’,多注意着点……”

       上午在给X床轩轩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请轩轩的妈妈一起核对患儿的基本信息以及所用的药物。轩轩妈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给我说输的是这个药,那我怎么知道里面加的是不是这个药物呢?”

       遇到这样“刁钻”的问题,我的内心掀起了波澜:她不信任我们,打算给我一个下马威呢。我指着手里药瓶上的标签及签字,很认真的解释:“轩轩妈妈,宝贝们的液体是由医院的静配中心统一配制,她们在配置前、配置中、配置后都会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另外,对待事情有怀疑精神是很好的,但如果事事都持怀疑态度,那会很累的;你可以试着相信我们,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后面经过几天的接触和观察,我基本摸清了这个6个月患儿妈妈的心理:她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只要娃娃一哭,你就别想给孩子进行任何治疗;只要知道某项检查可能会对孩子有一点点的伤害,就绝对不会同意;怕孩子哭闹,她可以抱着孩子一整夜不睡觉……。

       孩子已经治疗几天了,病情依然反反复复,医生怀疑小朋友气管发育有异常,计划给孩子做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跟轩轩妈妈沟通后,轩轩妈妈拒绝了,并有转院的打算。

       我抽空来到孩子床旁,看到她正抱着熟睡的孩子在默默流泪,眼眶红红的,我也一阵难受,因为同是孩子妈妈,也因为我的孩子曾生病住院,我能理解她的担心和心疼。

       “亲爱的,你怎么不把孩子放下,让他好好睡觉呢?”

       “我怕我一放下,他就会醒。”她对我已经比较熟悉,开始跟我沟通,“孩子自己睡会比你抱着睡更利于成长和发育的。我也想和你聊聊,要不,我帮你试试把他放床上睡?”我诚恳建议道。

       经她同意后,我帮着她把孩子小心的放在了床上。

       “你看,孩子也没有醒,是吧!”她点了点头。

       “你觉得孩子的治疗有效果吗?”我继续问道。

       “说实话,是比之前好些了;但是今天,你们医生告诉我,儿子的肺上还是有炎症,还让孩子做支气管镜检查,我接受不了,我也不想让孩子用麻药,我不想再让他受痛苦了!”她的眼泪流了下来,情绪也激动了起来。

       “你看,你的儿子这么可爱,是不是好想整天抱着他什么也不做呀?”我只有先岔开话题。

       “对呀,他特别懂事,生病之前一点也不让我和他爸操心;生病后,看到他那么难受,我又代替不了的这种无助感,我的心脏真的受不了!”

       “我懂!是不是感觉自己的心脏就像‘玻璃’一样,遇到孩子的事情一碰就碎呀?”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点了点头。

       “因为我也曾经有这样的无助感,我的孩子也住过院;但是为了给他治病,我只能暂时收起我的‘玻璃心’,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你也知道了,我的孩子现在很健康。你难道要让你的‘玻璃心’影响孩子的治疗吗?你想转院也是可以的,只是转一次院,轩轩的病情耽误了,该做的检查却一项也没有少,一些项目还可能重新检查,这样值得吗?”

       我看到她陷入了思考中,就跟她告别,让她自己想想,接受和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下午的时候,轩轩妈妈告诉我,同意给孩子做气管镜检查了,“王老师,我要接受现实,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也要为母则刚,遇到事情要坚强积极的面对,不要胡思乱想,要相信医生,这样孩子的病才能早点好,少受痛苦。”

       “对,遇到事情正确分析是对的,但不要思虑过多,以后孩子的路还很长,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要做出改变,要学会淡定”,我点着头,看着妈妈说道,她那明亮的双眼中也满是坚定的神色。

       又是一周后,孩子痊愈了,轩轩妈妈带着孩子开心的出院了。

       特鲁多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而帮助和安慰都是需要去倾听,去了解,去站在患者及家属的立场想问题,这样才可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