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生命 你我同行——急救技能公益培训 顺丰小哥变身急救达人
2021-10-29 11:51:22急诊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猝死发生率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5万,居全球之首,其中60%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心肺复苏作为应对心脏骤停最有效的紧急救护方法,是否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猝死病死率。美国于1959年开始发展急救医疗,已培训了约7000万“第一目击者”,急救培训普及率达25%。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视急救培训的开展。而我国在公众培训方面,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显著不足,绝大部分城市的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
为落实“知行合一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精神,进一步提高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普及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021年10月27日上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团委联合急诊科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志愿服务队,为四川省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近50名员工开展培训,我院急诊科主任谢成,护士长周凤琼均参加培训。此次志愿培训为第一批次,仅针对该公司区本部员工,下一步我们将会分布到各网点,提高大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心肺复苏术又称“CPR”,就是当病人停止呼吸和心脏骤停时,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进行抢救的一种技术。当人们突发心脏病、溺水、车祸、高血压、触电、异物堵塞时都会导致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均可用心肺复苏术来抢救。AED 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方法。
急诊科谢成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PPT和直观的视频对AED的使用和心肺复苏操作等相关急救知识进行了现场讲授。理论课后,急诊科急救小组成员用人体模型演示了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并讲解心肺复苏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急救小组成员手把手进行现场操作练习,及时纠正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急救姿势、手法等的错误,认真的态度、专业的技术受到了现场学员们的一致点赞。
“学急救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多一个人学急救技能,就多一个生命获得更大机会。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在坚持本职工作的同时,专门派相关工作人员进社区,进学校,通过开展心肺复苏(CPR+AED)培训,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希望公众能在面对意外事故及突发疾病时自救互救,为医护人员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