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成功实施院内首例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

2019-01-02 16:21:02小儿外科

       11月27日,一患儿因“生后气促30分钟”入我院新生儿科,入院后发现患儿在未予以吸氧的情况下有气促,伴有喉间痰响,且口中不停有粘稠泡沫溢出,予以安置胃管时,反复受阻,不能顺利安置于胃中。经儿外科医生会诊,初步考虑食管闭锁可能,通过完善上消化道造影及胸部CT扫描,结果提示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考虑到患儿为刚出生的新生儿,手术风险大,在完善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术前检查的同时,我院儿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科主任符松的带领下认真地进行术前讨论,仔细研究患儿影像学检查资料,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应急预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案。

       经过全科讨论后,在麻醉科的大力支持下,于11月30日顺利完成我院首例食管闭锁患儿的手术治疗(I期行食管闭锁矫治术+食管气管瘘修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并于术后12天行消化道造影,提示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并开始进食。术后17天,患儿恢复良好,自行进食可,进食过程中无呕吐、呛奶等不适,伤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

术前正位

       

术前侧位    

术后侧位

       先天性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是儿外科严重的消化系统畸形,且常合并其他畸形。国外统计新生儿发病率约1:3000-1:4000,我国发病率低于国外。

       目前国内采用Gross分类法将食管闭锁分为五型(图1),其中最常见的是Ⅲ型,即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占85%;其次是I型(单纯食管闭锁)和V型(只有食管气管瘘)。

I型:食管上端闭锁、下段闭锁,食管与气管之间无瘘管。

II型:食管上端与气管间形成瘘管,下端闭锁。

IIIa型:食管上端闭锁,下端与气管相通形成瘘管,且食管两盲端距离>2cm。

IIIb型:食管上端闭锁,下端与气管相通形成瘘管,且食管两盲端距离<2cm。

IV型:食管上、下端均与气管相通并形成瘘管。

V型:食管无闭锁,点有食管气管瘘,形成H型瘘管。

       目前诊断食管闭锁并不困难,追踪病史可以发现,在胎儿期由于不能吞咽羊水,往往其母亲有羊水过多史。生后口腔及咽部有大量的粘稠泡沫,并不断向口鼻外溢出,喂奶后立即出现剧烈呛咳,并同时出现发绀及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且症状反复出现。结合上述病史及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及颈部、胸部CT等)即可明确诊断。

       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麻醉技术、相关畸形处理能力和术后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管闭锁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外科设立脑外科、胸外科、骨科矫形外科、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普外科,能够开展诸如以下疾病的手术及治疗:包括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如:食道、肠、肛门闭锁,食道裂孔疝,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肢体畸形,髋关节发育不良,脑积水,蛛网膜囊肿,肾积水,尿道下裂,各种阴茎畸形,隐睾,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等),外科性感染,创伤,烧烫伤,急腹症等。

       我们的宗旨是: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为小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

门诊时间:

星期一  王苏明副主任医师

星期二  符松副主任医师

星期三  单伟主治医师

星期四  马超主治医师

星期五  孔飞腾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