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子喃?吃颗药还有这么多讲究!

2018-04-20 09:08:19


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很多药物的药效、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药物的同等剂量可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选择最佳服药时间,可获得最佳疗效并可避免某些不良反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啥子喃?吃颗药还有这么多讲究!

对头,吃颗药就是这么多讲究。下面就由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专业的药师为各位看官总结几种常用药物的服药时间。


1、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分泌峰值在早晨7~8时,于上午6~8时给药或隔天早晨1次给药法可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馈抑制,从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不良后果。长期服药的患者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2、降压药

人的血压会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变化而波动。正常人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一天中的血压波动显现出“两峰一谷”的节律,即9~11时、16~18时为两峰值,凌晨2~3时为谷值。故一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多在早上7点左右服用。每日服2次的宜在下午4时再补充1次,晚间的降压药不可在睡前服用,避免夜间血压下降造成昼夜波动过大而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3、调脂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晚上服用调脂药,药物起效时间恰好与胆固醇合成时间吻合,能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达到最大疗效。


4、抗哮喘药  

哮喘多在深夜或凌晨发作,故多数平喘药以睡前服用为最佳。β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等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法,可使该药的血浓度昼夜保持相对稳定,并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而氨茶碱则不同,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它在早7时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5、消化系统药物

促进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等)宜于餐前吃,以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胃黏膜保护药(如复方氧氧化铝、复方三硅酸镁等)餐前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对于食物或心理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比较理想,但是对于晚间生理性的胃酸分泌效果不是很理想,而相对的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对于夜间酸分泌高峰的抑制要较好,因此可以将H2受体拮抗剂在晚上睡前顿服,晨起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6、钙剂和铁剂

钙剂的补充若每日1次宜睡前服用,因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和清晨最低,晚睡前补钙可防止夜间低血钙引起抽筋,也可改善睡眠。铁剂在晚上19:00-20:00服用要比早上服用吸收率增加1倍,并且铁盐对胃肠道有刺激性,且在胃酸的作用下易吸收,因此以晚饭后半小时服用为宜。贫血患者补铁与补钙的时间最好错开,因钙铁会互相影响各自的有效吸收。如果各位看官还有任何用药疑问,欢迎前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药物咨询门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