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呼噜,妈妈要警惕!

2017-03-06 10:40:19


近日,我院耳鼻喉科收治了一名6岁的小女孩,因长期睡觉爱打呼噜,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看起来只有三岁幼儿的模样。原来,小女孩儿在两岁多时因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被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家长却选择了保守治疗,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病情却并没有得到缓解,晚上睡觉仍是张着嘴巴且鼾声不断,还经常整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总是惊醒,甚至伴随呼吸睡眠暂停等状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导致发育差、贫血、消瘦、消化不良、脾气暴躁、夜间磨牙、注意力不集中等。我院耳鼻喉科梁军主任为该小女孩做了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及咽成形术后手术后,终于解决了困扰孩子3年多的睡眠问题。

2.1.jpg


6岁小女孩纤细手腕只有3岁小孩粗细(梁军主任与小患儿)


打呼噜不代表睡得香
不少爸爸妈妈认为打呼噜是宝宝睡得香的代名词,殊不知临床上有20%左右的鼾声为非正常性的,很可能是宝贝气道阻塞,造成缺氧的最早期表现。如果孩子夜间入睡后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睡眠中反复惊醒、肢体翻动、尿床、夜间多汗、睡姿异常、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就需要警惕孩子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碍。睡眠呼吸障碍大部分是阻塞性的,主要原因扁桃体肿大以及腺样体肿大。在正常情况下,宝宝2~12岁期间是腺样体增大时期,6岁时长到最大,12岁以后开始萎缩。可如果宝贝的抵抗力较弱,时常感冒,腺样体就可能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肥大、增生,堵塞上呼吸道,令宝宝感到鼻堵、呼吸不畅,而在夜间睡眠时,则会出现打鼾(鼾声在仰卧时更明显)、张口呼吸、憋气等症状导致睡眠不安。另外,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的宝宝,由于经常鼻塞、流鼻涕,影响到鼻腔的通气、分泌物无法排出,刺激到腺样体导致增生肥大,也会引起打鼾,呼吸不畅的问题。

2.2.png



鼾症治疗别拖延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长大后可以好的就不积极治疗,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如果在宝宝确诊为鼾症期间,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多危害。首先是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容,其次是并发中耳炎影响听力,并发鼻窦炎。长期缺氧,加重心肺系统负担,引起心肺疾病。还会导致大脑经常缺氧,睡眠质量差,宝宝的记忆力、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就会受影响。


那怎么避免宝宝受鼾症困扰呢?首先,要注意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避免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其次,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宝宝而言,爸爸妈妈要积极带宝宝就医治疗。如果预防以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最快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