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CRRT,重症患者新希望

2017-09-21 08:32:29


2017年8月9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二线医师按常规赴儿科病房急会诊一名10月大的男性婴儿,发现患儿阵发憋咳、气促、三凹征,经皮血氧饱和度始终低于90%,经儿科常规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而孩子的血常规结果令医生们担忧,其中白细胞总数高达55.5×109/L,是正常值的几十倍。会诊医师当即决定转入重症医学科救治。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立即给予了患儿各项抢救措施: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抗感染治疗、骨髓穿刺检查等,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但是患儿各项感染指标仍未见好转,反复高热,心率始终维持在200次/分波动,生命仍然垂危。经过全科讨论结合骨髓检查紧急报告,最终把病因锁定在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脓毒症,但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最高级别的广谱抗菌药物已经使用24小时,孩子的感染中毒症状依然没有好转迹象,白细胞总数甚至还在继续增高,达到60.50×109/L。蒋迎佳主任会同马涛副主任医师详细分析患儿的各项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为挽救患儿生命,决定尽快使用连续肾脏替代(CRRT)技术抢救患儿。在得到患儿父母的信任和同意后,重症医学科CRRT技术组成员立即到位。马涛和吴洪燕医生顺利完成深静脉置管,带领CRRT护理组先后完成备血、备机、转机预冲、参数设置等程序,顺利连接深静脉置管开始CRRT治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一直加班坚守在患儿床旁,严密监测患儿凝血功能、血电解质等各项指标,及时进行血滤机的参数调整,最大限度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经过80个小时的CRRT成功治疗,患儿炎症损害得到明显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体温恢复正常,包括白细胞总数在内的各项感染指标显著下降,帮助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入科第5天患儿顺利拔管撤除呼吸机并下调抗菌药物级别。入科第19天,患儿康复出院。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作为四川省妇幼系统龙头单位,不断强化重症学科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随着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成功开展,将会为更多的重症患儿带来新的希望。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又称为床旁血液滤过,它不仅可以用于肾功能衰竭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还可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毒物,清除各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与传统血液透析相比,其应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溶质清除率更高。CRRT已经成为ICU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其治疗的适用范围包括:

1、急性及慢性肾衰竭;

2、液体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3、严重酸碱及电解质紊乱;

4、尿毒症可应用CRRT清除中分子毒素;

5、食物或药物中毒;

6、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7、重症肌无力;

8、急性溶血;

9、急性重症胰腺炎;

10、多器官功能衰竭;

11、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危急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