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守护

2017-01-04 16:30:17


每年的冬季都是儿童发病的高峰,今年的冬季也毫不例外。如花儿的孩子们不得不面对季节性高发疾病的种种威胁,家长们紧张焦虑,医生们疲惫忙碌;门急诊人满为患,住院病床紧缺。此时的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依然要无条件随时为到院的危重患儿提供专业的抢救和重症治疗,以帮助这些孩子们逃过死亡的威胁。

重症病房里的气氛总是紧张而有序,严肃而温暖。除了常规三级医师查房外,中心主任每天上、下午都会带着医护团队再巡视重症病房一遍。跟随主任的步伐,首先巡视病房一区。这里集中了全科最高精尖的设备和技术,提供与国际技术规范接轨的儿科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也是最危重的患儿首先抢救的区域。一区的2床格外受瞩目,这个被称为“奇迹”的2个月大的宝宝,入科时已经濒死,没有呼吸,没有脉搏,测不出血压,全身青灰,根本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当时中心主任带领的12人医护团队争分夺秒先后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骨髓输液通道,成功打通了宝宝的生命通道,3批次液体复苏和5次肾上腺素在标准时间内使用,让孩子的心跳得以恢复。经过3小时的连续奋战从死神手里把他救过来。之后又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谢主任、马医生相继守护了两天两夜,药物复律和电复律后终于让心律恢复正常。经过1周辛苦的治疗和照顾,期间,撤掉呼吸机,宝宝终于可以自由地呼吸。每当看着守护在身边的医生护士阿姨们,他都会报以灿烂的、天使般的笑容。

二区是相对危重度略低的诊疗区。9床的胖宝宝,是从一区过渡到二区巩固治疗的。回想他在一区常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期间正是科里呼吸机使用高峰阶段,同时有5名孩子上机治疗。对于上机的孩子,医生们每天要一边检查宝宝肺部情况,一边查看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和波形曲线调节参数,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上机的孩子气道护理每小时进行一次,护士们每小时要弯腰给宝宝肺部震荡、湿化气道、吸痰,常常直不起腰。如今病情好转,宝宝的小手会紧紧抓住阿姨的手指,仿佛在告诉大家:宝宝很努力!

还有7床病毒性脑炎的6岁小男孩,入院时,神志不清,四肢强直,消化功能障碍。一周的治疗后,现在已经开始恢复进食。一起入院的10床严重低钾低钠血症的6岁小女孩,当时奄奄一息,现在已经能扶着下床活动了。三区的15床、16床两个细菌性脑膜炎的小男孩住院半个月了,脱离生命危险的他们已经习惯病房的环境,不再哭闹,医生们总会去逗逗他俩,就像在陪伴自己的孩子……

   每天都是一样的忙碌,24小时的监护观察,不同的抢救和操作,各种文书记录,大到治疗方案制定,小到尿量奶量多少,都需要医生护士们关注操心。面对医疗的种种不可预知,所有的问题和压力自己扛,累了也要温柔对待孩子,烦了也要耐心面对家长。因为重症医学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重症医生和护士是生命的守护者。冬日里,我们一直在陪伴、守护,依然每天都能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如花的笑靥……

繁忙的重症病房

精心照护

“奇迹”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