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关爱肾脏,关注小儿先天性肾积水

2023-03-01 15:01:34小儿外科

大家好,小编又来给您宣传健康知识了。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世界肾脏日,2006年国际肾脏并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鉴于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经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今年的3月9日就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了。

肾位于脊柱的两侧,贴附与腹后壁,左右各一,外形似蚕豆状,每一个大约是自己拳头大小。正常成人每个肾脏约长9-10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中医中有“先天之本”之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生髓、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西医讲肾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以形成尿液的方式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对人体的水盐代谢和离子平衡起调节作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此外,肾脏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保护肾脏平时要注意哪些呢?

1.饮食:平时应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

2.作息习惯:应按时睡觉、不能熬夜;

3.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如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

4.药物:不能盲目用药,因为部分药物具有肾毒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排尿:应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不能憋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较长;

6.定期检查:如尿常规、影像学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筛查肾脏疾病,也是肾脏保护的方法;

7.其他注意事项:要戒烟酒、生活规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以防尿路感染,对肾脏造成损伤。

后天的保养已经掌握了,那先天肾脏发育异常该注意哪些呢?

下边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个常见的先天性肾脏疾病-----先天性肾积水。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构成了泌尿系统,肾脏分泌的尿液经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当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发育异常时,就可能造成尿液排出受阻,导致肾积水。准妈妈们在孕期进行常规超声体检时,发现“胎儿集合部分离”“肾盂前后径增大”“肾盂肾盏扩张”等等都属于先天性肾积水。

先天性肾积水小儿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发病率为1%~2%。临床以男孩较为多见,多发生于左侧肾脏。日益发展的产前超声检查,使产前检出胎儿肾积水的病例明显增多,占产前检出泌尿系疾病的比例为10% ~ 30%。胎儿肾积水发生率为 0.6% ~ 5.4%,双侧肾积水者占其中的 17% ~ 54%。

造成胎儿肾积水的病因主要分为生理性肾积水和病理性肾积水两种情况。生理性肾积水原因可能有孕妇大量饮水致胎儿膀胱过度充盈,妊娠过程中黄体酮类激素使泌尿系平滑肌松弛,孕妇在高激素状态下导致轻度肾盂扩张等。另外,输尿管部分功能性梗阻也可造成生理性积水。病理性肾积水多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者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巨输尿管、后尿道瓣膜等原因造成。胎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导致肾积水的最常见原因。

首次观察多不能分清是生理性或由泌尿系先天畸形所致,需要在胎儿期密切观察,一般每隔 4 周需再次行超声检查以判断肾积水的发展情况,以及输尿管有无扩张,以此判定是否为病理性肾积水。

胎儿期超声检查,根据肾盂集合系统扩张程度和范围分为0-4级,0级最小,3级及以上即提示肾脏存在比较重,或者说比较明显的肾积水。另外肾盂前后径也是诊断先天性肾积水的重要指标,凡前后径<5mm为正常,5--10mm为可疑,需型超声随访,大于10mm为肾盂扩张。

目前看来,80% 的胎儿肾积水在孕程中提示肾积水改善的,出生后仍患肾积水的可能性很低;而在孕程持续存在或者出生后程度恶化的肾积水需要进一步的随访。故而,胎儿重度肾积水也不一定需要引产,可在出生后进一步治疗。

但对于肾皮质明显变薄者即肾功能已受损者,胎儿情况需进一步观察评估,而且同级别的肾积水发现时间越早,其预后不良可能性越大。产前发现肾积水分级越高,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合并泌尿系及其他系统畸形可能性也越大,需要合理干预。

关注宝宝健康,关注宝宝肾脏健康,小儿外科全程为您排忧解难,小儿泌尿专科门诊周三、周五,全天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