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熊孩子们”意外受伤怎么办?

2023-01-19 09:25:45小儿外科

一、烟花爆竹爆炸伤

这个寒假有点儿长.....临近春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表达喜庆、欢快的心情。然而当人们沉浸在绚烂烟花带来的喜悦中时,也许,危险就在下一秒……尤其是熊孩子们,燃放爆竹方法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差,也是出意外的重点人群。

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和可燃性金属粉末,引燃后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冲击力,可造成烧伤和爆震伤。

那么,烟花爆竹炸伤后如何护理?

受伤后一定要迅速采取凉水冲洗、冰块冷敷等处理方式,降低伤口处皮肤组织温度,以减轻肿胀,防止损伤加重。千万不要在伤口上乱涂药膏,以免造成感染。应急处理后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对于头、耳、眼、鼻等面部损伤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前往医院接受及时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二、烧烫伤

寒假期间,儿童待在家中的时间长,被热水、热饭菜、取暖设施甚至明火烧烫伤风险也随之增加。

当孩子发生了烧烫伤,不要慌,应迅速脱落热源,处理牢记五步法:冲脱泡盖送

1.冲:将受伤部位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于冷水中,水温不能低于5℃。

2.脱:冲洗后感觉不太疼痛时小心去除衣物,如果衣物被黏住,切忌不可硬脱,用剪刀小心剪开,并保留有粘连的地方,尽量避免把水泡弄破。

3.泡:进一步泡在冷水10-30分钟。年龄小不能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低。

4.盖:用干净床单或布、纱布保护伤处皮肤,如果出现水泡,切忌不要随意刺破。

5.送:除极小的烫伤可以家庭处理外,其他都应该及时送往医院。整个过程中小朋友会因为疼痛哭闹不止,家长要给予耐心安抚。

不论是烫伤还是鞭炮炸伤,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受伤皮肤上涂抹酱油、醋、牙膏以及其他有色的药物和偏方,以免增加医务人员清理伤口的难度,延误救治时机。

三、气管异物

过年走亲戚、访好友,瓜子、花生少不了...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剧烈呛咳、脸色发青、口唇发紫,说明有食物吸入气管里了。

在出现这种急症的时候,一定要尽快处理。那么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气管异物排出呢?

1.鼓励患者要大声咳嗽:通过咳嗽能够将异物咳出来,避免异物卡到气管部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呼吸,甚至会引起窒息的危害。等异物咳出之后,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气管儿部位出现了损伤,患者一定要在医生建议下合理治疗疾病。

2.背部拍击的方法:也叫海姆立克法急救法。此方法能促进膈肌上抬,产生巨大的气流,有助于气管内的异物排出,轻症的异物可能采取此方法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比较简单,首先应该让患者仰卧于胳臂上,用手握住下颚并且用力拍击后背,这样反复的排畸,能够促使人体的呼吸道部位压力明显升高,可以是卡在起到部位的异物变得松动,有利于异物排出体外。

如果治疗不当或者异物卡的时间太长,都可能会引起窒息或者死亡的危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出现了上述的症状,如果不能够急救处理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可以避免患者死亡。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全体医护人员,祝大家健康、平安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