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产科"死神" 羊水栓塞,孕产妇生命第一
2025-08-12 10:02:06麻醉科
原本保护胎儿的羊水,突然倒灌进入妈妈的血液循环系统,这就是凶险的羊水栓塞。
羊水及其中包含的胎儿毳毛、胎脂、胎粪等物质,意外进入妈妈血液,会引发妈妈体内一系列灾难性的生理反应和并发症,如: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甚至骤然死亡,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死率可高达70%~80%。
羊水栓塞是公认的罕见、突发、迅猛且极其凶险的产科并发症,被称为产科的“死神”。
其中,因羊水栓塞导致的产后出血,最为严重、最急骤、最难控制。
羊水栓塞导致大出血的核心是出现凝血功能崩溃,这个过程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
①进入母血的羊水(尤其是胎粪污染的)因富含组织因子等强效促凝物质,会瞬间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②导致全身小血管内微小血栓广泛大量形成,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③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后,血液失去了正常凝固的能力➪➪④身体在形成大量微小血栓后,又会启动纤溶系统来溶解血栓➪➪⑤但纤溶系统的产物本身就有强大的抗凝作用,会进一步阻止血液凝固➪➪⑥最终导致血管破损处无法形成有效止血栓,导致全身广泛性、难以控制的渗血和出血。
产后子宫创面大、血窦丰富,自然成为出血最汹涌的地方。
发生羊水栓塞必须切子宫吗?
尽管,2018年12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布的《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指出,子宫切除不是治疗羊水栓塞的必要措施,不应实施预防性子宫切除术。
但该共识同时强调,若产后出血难以控制,危及产妇生命时,果断、快速地切除子宫是必要的。因为切除子宫后可阻止胎盘剥离面大血窦的出血,阻断羊水内容物继续进入母体血循环,控制病情不再恶化,抢救与治疗患者来说均为有利措施。
虽然理论上说,除了子宫切除,控制羊水栓塞后的子宫出血还有以下方式,例如:使用强效宫缩剂、进行宫腔填塞、实施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附近主要血管结扎、进行介入止血治疗等。
但我们必须承认,以上的理想化措施,都需要在大量输血和补充凝血因子的前提下,在有相应设备条件的前提下进行。
然而,不是每一家医院都有相应的血液供应和技术设备支持。医疗保障能力的分布不均是我国现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
尽管会受血液供应和技术设备支持的限制,但每家医院,一旦遇上,甚至只是怀疑遇上羊水栓塞这个“死神”,都会按预案,开展多学科密切协作参与的抢救处理。
生命第一,始终是我们的救治的最高原则。
羊水栓塞,是产科医生、麻醉医生、ICU医生、输血科医生、甚至医院管理人员都不愿面对的噩梦。尽管医学的进步让我们拥有了更多对抗“死神”的武器,也有很多成功的抢救的案例。但这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袋血液制品的输入,是多个科室彻夜不眠的守护。
我们必须承认面对羊水栓塞这个“死神”,作为凡人的医务工作者依然会有败走麦城的时候,可能抢救过程经不起显微镜般的推敲。每个遭遇羊水栓塞的产妇和家庭,更是身心创伤巨大,需要长期的关爱和支持。
但面对羊水栓塞这种急危重症,每个医务工作者都会秉持产妇生命第一的原则,从“死神”手中,全员奋力,抢救产妇生命。唯愿科技继续进步,愿悲剧越来越少,愿每一位母亲都能平安迎来新生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