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蚊子引发的恐慌?省妇幼告诉您: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防蚊灭蚊是关键

2025-07-24 09:23:22医院感染管理部(公共卫生部)


夏日炎炎,抵挡不了暑假亲子游的热情,一只蚊子,可能阻挡你前行的脚步。目前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病例,我国广东顺德截至20257212659例,北京也出现境外输入病例。一只蚊子的亲密接触,除了可能让人突发高热,可能还会经受刻骨铭心的剧痛。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即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一词源于非洲Kimakonde语,意为“弯腰行走”,形象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痛而被迫弯曲的姿态。

二、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目前无人传人的证据,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关节痛、皮疹

1.发热:急起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发热1d7d。部分病人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表现为双峰热,持续3d5d恢复正常。常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

2.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急性期多个关节出现疼痛或关节炎表现,可有肿胀或僵硬,晨间较重,严重者不能活动,通常1周~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3.皮疹:发病后2d5d,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三、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没有疫苗可预防,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1.多饮水,充分休息。

2.对症治疗。体温超过38℃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关节痛按程度使用止痛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四、如何预防

预防基孔肯雅热疾病传播的关键是防蚊灭蚊、避免叮咬。

1.个人防护

活跃于清晨和傍晚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避免在草丛、竹林、积水区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可使用蚊香、灭蚊拍、防蚊灯、驱避剂等主动灭蚊。

2.环境清理

清积水!清积水!清积水!伊蚊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瓶罐、废旧轮胎、花盆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如: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避免积水。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3.化学防蚊

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选择合适的驱蚊剂:可选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精油类(如柠檬桉)等成分的产品,按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儿童使用时应选低浓度产品,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温馨提示: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基孔肯雅热预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的通知[J].

[2]基孔肯雅热诊断标准:WS/T 590-2018[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