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颈部水囊瘤,才12周医生就让做绒毛穿刺,你嘀咕:“我只听过羊水穿刺,这靠谱吗?”是谁把时间表提前了?别慌,羊水穿刺只是产前诊断‘三叉戟’里的老二。一张图带你分清绒穿、羊穿、脐穿三兄弟,它们什么时候出场、怎么出场、出场后又会发生什么。
项目 | 绒毛穿刺(CVS) | 羊水穿刺(AC) | 脐带血穿刺(PUBS) |
简称 | 绒穿 | 羊穿 | 脐穿 |
参考图 |
| |
|
最佳推荐孕周* | 11–13+6周 | 18–24+6周 | ≥25周 |
取材 | 胎盘绒毛 | 羊水 | 胎儿脐带血 |
优点 | 为早期干预提供时间 | 多胚层脱落细胞来源于胎儿,结果更可靠,安全性相对更高 | 通过胎儿血液直接检测胎儿情况,中胚层来源细胞 |
缺点 | 存在胎盘限制性嵌合导致的假阴性或假阳性 | 检测时间较CVS更晚 | 检测时间最晚,可能延误干预 |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采集孕周
Ø 绒毛穿刺:就像侦察兵,孕早期就冲进战场,冒着高风险,给“指挥官”准爸妈送去第一手情报。
Ø 羊水穿刺:主力,孕中期进入战场,羊水标本检测手段多能力强,带来相对全面、可靠的“作战地图”。
Ø 脐带血穿刺:急救特种兵,孕晚期胎儿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结果提示异常时,紧急出动,作战时间紧,难度高。
产前诊断不是“找麻烦”,而是“提前排雷”。了解穿刺三兄弟,能更好的把知情权握在准爸妈的手里。穿刺不遥远,也不可怕,希望每个准爸妈都能理性对待、科学选择。
常见误区扫扫盲:
Ø 误区 “穿刺不安全。”
真相:没有做羊水穿刺的自然妊娠亦有流产发生,羊水穿刺术后虽然有流产发生,但是总体风险还是很低的。孕妈妈术前做好遗传咨询及术前检查,能有效降低风险、减轻焦虑。
Ø 误区 “做了无创 DNA 就不用穿刺。”
真相:无创是筛查,穿刺是诊断。筛查阴性≠绝对排除目标疾病;筛查阳性≠确诊。
Ø 误区③“穿刺完必须卧床一个月。”
真相:术后24小时轻体力、避免性生活和盆浴,最重要的还是遵医嘱,听从医生的建议。
参考文献:
杨昕,廖灿,李东至,等.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后妊娠结局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07):48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