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精准诊疗下成功妊娠的试管多名薄型子宫内膜
2025-09-01 14:13:59生殖医学中心
近日,我院生殖医学中心传来好消息——多名曾因"薄型子宫内膜"被判定为"妊娠困难"的试管患者,经个性化精准诊疗后成功受孕,目前母婴状态稳定。这一成果不仅为同类患者带来了生育希望,也展现了生殖医学在子宫内膜功能改善领域的进展。
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在卵泡期或胚胎移植窗口期持续低于7mm,因难以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土壤",成为影响妊娠成功率的常见难题。32岁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因子宫内膜薄尝试自然受孕3年未果,辅助生殖技术也因内膜条件不达标多次推迟移植或移植失败。"每次B超看到内膜厚度停留在5mm左右,都觉得希望在一点点消失。"王女士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她接受了多学科联合诊疗后。结合她的情况,制定了"雌激素序贯治疗+生长因子宫腔灌注+永磁治疗"的方案,同时联合中医针灸、中药、营养科调整饮食结构等改善内膜血供。经过2个周期的调理,王女士的子宫内膜厚度达到了7mm,移植后成功妊娠,目前已顺利分娩。
同样成功的还有29岁的李女士,她因多发子宫肌瘤剥除手术致子宫内膜薄,宫腔体积狭小。在妇科进行多次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在移植前进行多次宫腔灌注,配合低剂量阿司匹林改善微循环,仅1个周期就使她成功妊娠,现胚胎发育平稳。
近年来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诊疗已从单一的激素治疗,发展为"药物调理+手术干预+生活方式指导"的多维度方案。通过超声评估内膜血流、免疫干预,甚至引入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为不同病因的患者定制方案,使这类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现有、可选择的治疗措施(对于反复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建议选择联合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雌激素、低剂量阿司匹林、桐橼酸西地那非、维生素E、生长激素等对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内膜血供都有一定的作用。
2、机械刺激
对于试管婴儿助孕的患者:胚胎移植前1周使用小刮匙轻柔环绕子宫内膜搔刮,清除部分不规则的子宫内膜,促进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生成和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增加子宫内膜血流;有利于胚胎着床。
3、宫腔灌注生物因子
宫腔内注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目前宫腔灌注患者约300例/年,妊娠率约46%,项目仍正在进行中。
4、仿生物电刺激
仿真生物电刺激通过刺激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一方面加速血液流动,保持动脉血流阻力降低;另一方面增加盆底阴道、 子宫内膜和子宫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营养加速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目前符合薄型子宫内膜诊断的患者可入组课题项目,免费进行2个周期(1周期连续10天)的电刺激治疗。
5、宫腔镜分粘
对于反复内膜回声异常、宫腔粘连的患者,建议宫腔镜分粘术后积极药物、理疗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