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四肢无力,走路异常,需警惕脊髓性肌萎缩症
2025-03-03 09:59:35小儿内科二病区
小拉(化名),今年5+岁,1+岁时家属发现患儿双下肢无力,双侧呈对称性,进行性加重表现为不能独站,可扶站、扶坐、扶走,双上肢活动可,无语言发育落后、倒退,无痛、温觉感觉异常,无眼睑下垂,无流涎、喂养困难,无饮水呛咳、呼吸费力,无呕吐、便秘,无惊厥、意识障碍,无大小便失禁,院外曾就诊,完善“脑电图正常,头颅核磁未见明显异常,腰椎、双侧踝关节、膝关节正位片未见异常,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回示发育商低下(大运动、语言及社会行为低下,适应能力偏低,精细动作正常)、肌力测定回示双下肢肌力欠佳、耐力欠佳、平衡能力欠佳,核心肌力不足”,未予以治疗,患儿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现仅可平地行走4-5米;为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门诊,完善基因检查示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肌电图回示各受检神经CMAP波幅明显下降,遂考虑脊髓性肌萎缩症II型,予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鞘内注射。
1. 什么是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称SMA)?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是连接大脑和肌肉的神经细胞,负责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当运动神经元受损或死亡时,肌肉无法接收到大脑的指令,逐渐变得无力和萎缩。SMA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从婴儿期到成年期都可能发病。
2. SMA的病因
SMA的病因与SMN1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有关。SMN1基因负责产生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SMN蛋白),这种蛋白对运动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至关重要。如果SMN1基因异常,SMN蛋白水平会显著降低,导致运动神经元逐渐退化。人体中还存在一个与SMN1相似的基因,称为SMN2基因。SMN2基因也能产生少量SMN蛋白,但其效率远低于SMN1基因。SMA患者的SMN2基因拷贝数越多,症状可能越轻。
3. SMA的分型
根据发病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SMA通常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SMA I型(婴儿型/急性型):
发病年龄:出生后6个月内。
症状:严重的肌无力、吞咽和呼吸困难。
预后:大多数患儿在2岁前因呼吸衰竭去世。
SMA II型(中间型):
发病年龄:6个月至18个月。
症状:能够坐立,但无法独立行走。
预后:寿命可能延长至青少年或成年,但需要长期依赖辅助设备。
SMA III型(青少年型/慢性型):
发病年龄:18个月后。
症状:早期能行走,但逐渐失去行走能力。
预后:寿命接近正常,但生活质量可能受到影响。
SMA IV型(成人型):
发病年龄:成年后。
症状:轻度肌无力,进展缓慢。
预后:对寿命影响较小。
4. SMA的诊断
SMA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基因检测:检测SMN1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是确诊SMA的金标准。
肌电图(EMG):评估肌肉和神经的功能。
肌肉活检:观察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
家族史分析:S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族史可能提供重要线索。
5. SMA的治疗
近年来,SMA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治疗方法:
基因疗法:
如Zolgensma,通过一次性注射修复或替代SMN1基因,显著改善症状。
药物疗法:
如Spinraza,通过增加SMN2基因产生的SMN蛋白水平,延缓疾病进展。
支持性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呼吸支持、营养管理等,帮助患者维持生活质量。
6. SMA的预防
SMA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携带者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预防的重要手段:
携带者筛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父母是否携带SMN1基因突变。
产前诊断:通过羊水穿刺或绒毛取样检测胎儿的基因状态。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在试管婴儿过程中筛选健康胚胎。
7. SMA患者和家庭的支持
SMA患者和家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庭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延缓肌肉萎缩。
社会支持:加入患者组织,获取信息和资源。
8. 未来展望
随着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SMA的治疗前景越来越光明。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更多创新疗法,希望未来能够彻底治愈这一疾病。
结语
SMA虽然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科学治疗和综合管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可以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