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穴位注射到严重过敏反应:你必须要知道的急救常识
2025-09-28 16:34:20儿童重症医学科
一、案例警示:不起眼的“小操作” 藏着大风险
1位患者在接受“小自血穴位注射” 后,短短几分钟内出现心慌、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大汗淋漓,随即呼吸困难,血压骤降至测不出 —— 这正是典型的过敏性休克表现。幸运的是,经紧急抢救后患者转危为安,但这类案例提醒我们:任何“小操作”都可能触发严重过敏反应。
二、什么是严重过敏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是人体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危及生命的全身性反应,而过敏性休克是其最危重的表现,若未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日常需格外警惕。
三、哪些情况可能引发?
- 注射类:如“小自血穴位注射”“穴位注射药物”等有创操作,部分患者可能对血液成分、注射药物或辅料过敏。
- 食物类:常见的有花生、牛奶、鸡蛋、海鲜(虾、蟹等)、芒果等。
- 药物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某些解热镇痛药等。
- 接触类: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猫毛、狗毛)、昆虫毒液(蜜蜂、黄蜂叮咬)等。
四、出现这些症状,警惕危险!
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突发,进展迅速,核心表现可分为全身和局部症状,一旦出现需立即重视:
- 全身症状: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如“喘不上气”)、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可能伴随荨麻疹、风团样皮疹),严重时会出现血压骤降(测不出)、意识模糊、昏迷。
- 局部症状:皮肤红肿(如注射部位、接触部位)、口唇或面部肿胀(血管性水肿)、喉咙发紧(喉头水肿,可能导致窒息)。
五、黄金急救步骤:记住“120优先,肾上腺素是关键”
1.立即脱离过敏原:停止正在进行的操作(如停止注射)、远离过敏食物/物品,若为昆虫叮咬,避免挤压叮咬部位。
2. 立即拨打120:拨打时清晰说明“疑似过敏性休克”,告知所在位置、患者症状(如“呼吸困难”),方便急救人员携带专用设备和药物。
3.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抬起下颌,避免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气道。
4. 遵医嘱使用急救药物:过敏性休克的首选急救药物是肾上腺素(建议就近医院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六、关键提醒:预防比急救更重要
- 有过敏史者:就诊时务必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如对某种药物、食物过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 谨慎选择有创操作:如“穴位注射”等,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潜在风险,不要在无资质的场所进行。
-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若接触可疑物品后出现皮肤瘙痒、心慌、胸闷等轻微症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避免症状加重发展为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