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死亡率超​50%,这些救命知识必须知道

2025-07-22 09:07:41儿童心脏病中心


 “热死人”真不是一句玩笑!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不少地区气温突破40℃。在这种极端天气下,热射病(最危险的中暑)可能悄然而至,严重时可在1-2小时内致命。很多人误以为“中暑”喝点水、歇会儿就好,但如果是热射病,耽误救治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讲清楚中暑和热射病的区别、如何识别危险信号、急救措施和科学预防,关键时刻能救命!  

  中暑 vs 热射病:别再搞混了!

  中暑是一个渐进过程,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而热射病是最严重的重症中暑,属于致命急症!  

类型

体温

关键症状

关键症状

先兆中暑

<38℃

头晕、口渴、多汗

及时处理可恢复

轻症中暑

38-40℃

恶心、呕吐、心跳加快

需立即休息降温

热射病

>40℃

昏迷、抽搐、皮肤干热无汗

可致死,必须紧急送医

  关键区别:  

  普通中暑:大量出汗、皮肤湿冷,意识基本清醒。  

  热射病:皮肤干热无汗,意识模糊或昏迷,体温飙升超40℃,可能伴随抽搐、多器官衰竭!  

 热射病的4大危险信号!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拨打120:  

 1.体温超高(核心体温>40℃);  

 2.意识障碍(说胡话、昏迷、抽搐);  

 3.皮肤干热无汗(普通中暑往往大汗淋漓);  

 4.呼吸急促、心率极快(可能伴随血压骤降)。  

 高危人群:  

 户外工作者(建筑工人、快递员、交警);  

 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  

 运动员、军训学生、长时间待在密闭高温环境(如未开空调的车内)的人。

 三、突发热射病,4步急救法!  

 黄金救援时间仅30分钟!按以下步骤操作:  

 1.立即转移: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  

 2.快速降温:  

 冷水喷洒+风扇吹(蒸发降温);  

 冰袋敷大动脉(颈部、腋下、腹股沟);  

 不要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无效!)。  

 3.补充电解质(如淡盐水、运动饮料),但昏迷者禁止喂水!

 4.紧急送医: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就医检查器官损伤!  

 四、预防热射病,记住5个关键!  

 1.避开高温时段:11:00-16:00尽量不出门,户外工作每1小时休息10分钟;  

 2.科学补水: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电解质水,不要等口渴再喝;  

 3.穿着透气:选择宽松、浅色、速干衣物,戴宽檐帽+太阳镜;  

 4.车内防中暑:不要把孩子/宠物单独留车内(15分钟温度可升至50℃+);  

 5.警惕“空调中暑”:从空调房突然进入高温环境,血管扩张易晕厥,应逐步适应。  

 五、重要提醒  

 热射病不是“抗一抗就能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肝肾功能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老人、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不出汗但体温极高),需格外警惕!  

 急救时避免冰水浸泡(可能引发寒战反升体温),推荐蒸发降温法。  

 转发给家人朋友,关键时刻能救命!

 参考文献:  

 1.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热射病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2.国家卫健委.《高温中暑预防指南》. 2023.  

 3.美国CDC.《Heat Stroke First Aid》.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