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限定版“宝钏”荒野行动之——挖野菜

2025-04-01 08:33:21药剂科

春日“打野盲盒”开启

  野菜的菜生哲学——荒野行动之活着的野菜

  (图源:小红书“胡桃桃桃桃桃”)

  三月三,杨柳醉春烟;三月三,野菜赛仙丹。

  在春天的春风里挖呀挖呀挖

  没有一株野菜能逃出春天的魔掌

  (图源:小红书“墩墩黄麻猫”)

  “全草类药材”又称“草类药材”,是指用植物全体的一类中药,大多为干燥的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如广藿香等;亦有少数带有根或根及根茎,如蒲公英等;全草类药食同源中药大多被当作野菜食用或用作茶饮。

  野菜所含营养价值丰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其中富含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类和萜类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荠菜又名“百岁羹”,甘温无毒,含丰富的维生素,同时含草酸和纤维,应焯水后烹饪,胃肠弱的人尽量少吃,也属于光敏性食物,食用后晒太阳易诱发光敏性皮炎;蒲公英,又叫“婆婆丁”“苦菜”,以全株入药,含有的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癌、抗糖尿病性肾病等作用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蒲公英味苦性寒,体质虚弱者不宜食用;马齿笕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体内糖代谢过程,维持血糖稳定,具有抗炎、镇痛、抑菌、调节血糖血脂、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和增强免疫等作用,马齿笕中草酸含量较高,短期大量食用后会形成草酸钙聚集在肾导致肾小管急性损伤,应焯水后食用减少草酸摄入体内。

  (图源:肖恩大叔的植物小屋)

  野菜种类多、形态相似,在日常“打野”中出现的误食中毒案例并不少见。

  请注意查收:上山“打野挖菜”指南

  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路边野菜并不是“绿色无污染”健康食品,打野需要远离污染源,工业排放、污水排放和汽车尾气等,周边野菜的生长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身着重金属“糖衣炮弹”,容易导致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危害身体健康。切记路边“钉子户”莫要采。

  二.别把毒菜当野菜

  它们往往容易“伪装”在菜群中的“灭绝师太”,常常蒙蔽你的双眼,外观形状无法辨认,道光《遵义府志》载:“生桑树上者名树鸡,生栎松林中有黄、白、赤、绿四种,可食。其面上如石灰者,杀人。”许多药用植物也是具有一定毒性的,不能直接食用,需要经过炮制方能入药,“打野挖菜”前可以从外观形状、气味、颜色等方面加以鉴别,在食用前一定要充分清洗,建议用淡盐水将野菜浸泡两个小时,可以去除部分虫卵、细菌。

  三.特殊人群请注意:倒车

  过敏体质人群、孕产妇、婴幼儿、老人、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野菜。《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可明目益胃,但它确是光敏体质人群的“隐形杀手”,食用后晒太阳易诱发光敏性皮炎。

  四、误食有毒野菜该怎么办?

  误食有毒野菜,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过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一旦误食有毒野菜,应按以下流程处理:

  1.立即停止食用: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

  2.及时催吐:可以通过手指刺激咽喉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立刻去医院就诊。

  3.洗胃及导泻:到医院就诊若症状未缓解,及时通过洗胃将胃内含有毒物的胃内容物抽出,以减少胃肠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若有毒物质已进入肠道,可以通过导泻药物将毒素排出,减少肠道对毒物的吸收。

  4.口服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等来控制腹痛症状。

  5.大量饮用淡盐水或温水:有助于稀释毒素,补充体液,促进毒物排出。

  野菜虽好,采摘和食用一定要谨慎,避免误食有毒植物。若不慎中毒,切记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吕露阳,张志锋,王庆颖,等. 全草类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1,52(15):4722-4730.

  [2]朱星桐. 野菜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2024(3):123-125.

  [3]邹潇逸. 清至民国时期贵州野菜的辨别、加工与价值探析[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5(1):24-29.

  [4]吴玉强,孙荀,季呈明,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可食用野菜种类识别[J]. 中国瓜菜,2024,37(11):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