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玻璃人”,让生命不再脆弱
2025-04-15 19:49:34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
2025年4月17日是第37个“世界血友病日”,主题为“科学防治血友病,让生命不再脆弱”,旨在引导和促进血友病积极预防、规范诊疗和科学护理,减少出血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一、什么是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友病患者常被称为“玻璃人”,因为他们拥有像玻璃一样易碎的特性,轻微的碰撞便可能血流不止。
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类型,血友病分为:
l血友病A(约占80%):凝血因子Ⅷ缺乏;
l血友病B(约占20%):凝血因子Ⅸ缺乏。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出血及出血相关症状,如出血部位的疼痛、活动障碍等。
常见出血部位:关节(如膝、肘)、肌肉、皮肤黏膜等。
严重的并发症:关节畸形(反复出血导致)、颅内出血(致死风险高)等。
三、诊断方法
凝血功能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FⅧ或FⅨ活性显著降低。
基因检测:明确突变类型,指导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
四、治疗方法
1.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按需治疗:出血时输注凝血因子,缓解症状但无法阻止关节损伤。
预防治疗:规律性输注凝血因子,降低出血频率。中国指南推荐首次关节出血后即开始预防。
2.手术与康复
关节置换术:终末期关节病变患者的有效选择。
康复治疗:早期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延缓关节损伤。
3.基因治疗
是指通过载体将编码功能性FⅧ或FⅨ的cDNA转导进入目标组织细胞内,使其表达并分泌具有凝血功能FⅧ或FⅨ的治疗方式,是有望治愈血友病的前沿技术。
五、怎么遗传的?
血友病是X隐性遗传疾病,其遗传特征如下:
1.男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均正常,女孩均为血友病携带者。
2.女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男孩均为血友病患者,女孩均为血友病携带者。
3.女性血友病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男孩患血友病和正常的概率各占1/2,所生女孩为正常或携带者的概率各占1/2。
4.女性血友病携带者与男性血友病患者婚配,所生男孩患血友病和正常的概率各占1/2,所生女孩患血友病及携带者的概率各占1/2。
5.夫妻双方均为血友病患者,所生子女均为血友病患者。
注:女性血友病携带者:一个血友病基因缺陷;
男性血友病患者:一个血友病基因缺陷;
女性血友病患者:两个血友病基因缺陷。
六、出生缺陷预防
1.携带者基因筛查
通过携带者基因筛查可以确定个体是否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这对于预测后代患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携带者个体,生育前需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2.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
如果夫妻为血友病携带者或患者,在怀孕前,可以选择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进行PGT,将不携带血友病致病变异的胚胎进行移植,孕期再进行产前诊断,阻断血友病的传递。
3.产前诊断
如果夫妻为血友病携带者或患者,自然怀孕和PGT后,通过产前诊断(如绒毛穿刺、羊水穿刺等)可以检测腹中胎儿是否患有血友病。如果发现胎儿带有血友病致病变异,孩子出生后,父母可以提前制订好护理和治疗方案。
4.遗传咨询
对于血友病携带者或患者或有血友病史的家族成员,建议在婚前或孕前或孕早期进行遗传咨询。咨询医师将提供血友病的遗传规律、后代罹患疾病风险和治疗方案等,可以协助家庭制定全面的生育策略。
参考资料:
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2023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
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
血友病B患者管理的国际共识建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