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多发病知多少?
2025-09-10 09:46:34儿童重症医学科
经过入秋后的几场大雨,成都终于降温了,在大家尽情受着初秋的凉爽时,殊不知一波“危险份子”——儿童秋冬季多发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宝爸宝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要对付这些“危险份子”,就需要了解四川地区儿童在秋冬季有哪些多发病毒感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病情况如何,患病后有什么危害,以及怎么预防?所以,下文中作者会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给宝爸宝妈们一一讲解。
1.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病毒主要靠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在发病高峰期,儿童的发病例数可占全部流感病例的一半以上。流感病毒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更易传播,所以学龄期儿童(5-14岁)的感染风险最高。流感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可因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为重型/危重型病例,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死亡。
预防流感包括勤洗手,勤通风,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每年夏末秋初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凡是≥6月龄且没有接种禁忌的儿童均可接种。患流感后需注意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戴口罩[1]。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季相对多发。可通过飞沫、气溶胶及接触传播,因其传染性强,且不断有变异株出现,所以儿童和成人均容易出现重复感染的情况,儿童患者以轻症为主,极少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坏死性脑病等,重者可导致死亡。少数儿童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不久出现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2]。
预防措施仍包括勤洗手,勤通风,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3-17岁未感染且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可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预防[3]。
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北半球国家主要在11月至次年2月流行,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病原之一,特别是符合以下条件:早产、低出生体重、年龄<6月龄、男性、有兄弟姐妹、母亲吸烟、特应性皮炎史、非母乳喂养、居住环境拥挤的婴儿<>;主要通过呼吸道和飞沫传播,婴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出现反复喘息、气道高反应,甚至哮喘的风险增高。
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至少至6月龄 ;避免暴露于烟草和其他烟雾;增加环境通风 ,限制高风险婴儿去儿童保育机构;应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戴口罩。推荐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和即将进入第一个流行季节的婴儿注射尼塞韦单抗,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4]。
4.轮状病毒感染:是<5岁儿童急性胃肠炎住院和重症的首位病因,在3-35 月龄婴幼儿中最常见,部分儿童可多次感染不同型别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 - 口传播,手、排泄物、呕吐物及被其污染的食物和水都是轮状病毒传播的载体,还存在经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因传染性强。 除了引起发热、 腹泻、呕吐等症状外,严重者可继发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少数还可出现惊厥、心肌炎等肠道外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5]。
预防:轮状病毒对皂液和酚类洗涤剂较耐受,酒精和含氯抗菌剂可灭活病毒。促进早期和纯母乳喂养,洗手和改善环境卫生有一定预防作用,口服轮状病毒减毒疫苗能降低感染率,特别是重症感染的发生[6]。
5.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秋冬季可能出现高峰。传染性极强,在幼儿园、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容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频繁呕吐腹泻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预防:流行期间幼儿园、学校等场所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6],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勤洗手,患病儿童注意居家隔离,目前无预防疫苗。
祝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秋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英文),2025,18(01):1-5,62.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5.01.001.
[2]蒋荣猛,谢正德,姜毅,等.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五版) : 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01):20-30.
DOI:10.3760/cma.j.cn101070-20230114-00036
[3]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3,13(4):241-242.DOI:10.16505/j.2095-0136.2023.4001.
[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等. 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10):723-732.
DOI:10.3760/cma.j.cn101070-20240828-00545
[5] 长三角免疫规划一体化项目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儿童感染和肝病学组.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预防诊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4):392-405.DOI:10.3760/cma.j.cn112150-20200102-00003.
[6] ]轮状病毒胃肠炎专家共识编写组,段招军.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4年版)[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4,30(1):95-126.DOI:10.19914/j.CJVI.2024018.
[7]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4,14(6):521-522.DOI:10.16505/j.2095-0136.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