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警报!用药不防晒=皮肤灾难!防晒霜涂前or涂后?

2025-05-31 12:08:15药剂科

       炎热的夏天来了,烈日当空照,我们肌肤随时都面临晒伤的威胁,稍微不注意就会引发很多肌肤问题,比如皮肤变黑变暗、出现晒斑等。因此,集美们都把防晒当作头等大事来做,搽防晒霜成了大多数女性的选择。但是你知道在使用某些药物期间要格外注意防晒吗?外用药与防晒霜使用的先来后到你又是否注意?

  警惕阳光与药物的“危险互动”

  当药物遇上阳光,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或药效降低,发生药物光敏反应。药物光敏反应是指某些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主要是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后,引发皮肤或全身的异常反应。这种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水疱,甚至全身过敏症状,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药物光敏反应可分为两大类:

  光毒性反应:某些药物在吸收相应波长的能量转变为激发态,在激发态转变为基态的过程中将能量释放给氧生成单态氧或者周围介质,导致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产生,直接损伤皮肤细胞(如破坏细胞膜或DNA)。

  光变态反应:某些药物在光照下转化为致敏物质,激活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属于IV型超敏反应,是获得性免疫介导反应,常见的为日光荨麻疹或接触性光过敏性皮炎。

  表1 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的区别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光敏性反应?

  光敏反应危险分子名单:

  1.抗菌药: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伏立康唑、复方磺胺甲恶唑、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吡嗪酰胺、氯霉素、灰黄霉素、特比萘芬等;

  2.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奎尼丁;

  3.降糖降脂药: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西格列汀、非诺贝特;

  4.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奥氮平、硫利达嗪、氟哌噻吨;

  5.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替加氟、达卡巴嗪、羟基脲、表柔比星;

  6.利尿药:呋塞米、吲达帕胺;

  7.中药:补骨脂、白芷、连翘等。

  预防与处理

  为了避免光敏反应,服药期间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阅读药品说明书:在服用新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是否具有光敏性。

  • 调整服药时间:尽量在晚上服用药物,减少白天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 避光措施:服用光敏药物期间,尽量避免阳光暴露。外出时穿长袖衣物、戴宽边帽子、涂抹防晒霜。

  • 若出现皮肤灼烧感/红斑/水疱,立即停药,可选择冷敷镇静,并携带药盒就医。

  二、外用药与防晒霜的先来后到:正确顺序决定效果

  为了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人们选择使用含有防晒剂的化妆品作为防护。防晒剂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防晒剂,物理防晒剂通过散射或反射紫外辐射的化合物防晒,皮肤刺激性小,使用安全,可以相对减少过敏反应和光毒反应。化学防晒剂也称为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是指能吸收有伤害作用的紫外辐射的有机化合物。防晒剂的使用就像给皮肤穿了一层“透明雨衣”,尤其物理防晒剂(含氧化锌、二氧化钛)会在皮肤表面形成致密屏障。如果将防晒霜涂在药膏之前,可能直接阻挡药物渗透吸收,影响药物使用的效果!

  合理安排外用药与防晒霜的使用顺序:

  1. ��先涂药物:清洁皮肤后先涂抹药膏,轻轻按摩至吸收

  2. ⏳等待30分钟:让药物充分吸收

  3. ☀️再涂防晒:选择物理防晒霜(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

  激素类药膏建议晚间使用,次日白天严格防晒。某些因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强且遇光易分解(如维A酸乳膏)、增强紫外线致癌能力(如阿达帕林凝胶),建议夜间使用+次日物理遮挡(口罩、帽子、防晒衣)防晒。如果正在使用特殊外用药,建议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再选防晒产品。

  记住这三点,让你安心享受阳光:

  1️.用药先看说明书:揪出那些“见光死”的药物分子

  2️.防晒霜让位外用药:清洁→涂药→等30分钟→防晒,顺序不能乱

  3️.物理防御是底线:帽子墨镜比防晒霜更靠谱

  转发这份锦囊,让你爱的TA今夏既安全防晒又健康美丽!

  参考文献:

  [1] 王广进,张福仁. 药物诱发的光敏反应[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2),131-133.

  [2] 黄佳,杨莉,赵志刚等. 药源性光敏反应的致敏药物及防治[J]. 药品评价,2014,2:17-21.

  [3] 慢性光化性皮炎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