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晚上睡不戳,毛焦火辣,心理压力大——莫着急,送你小妙招

2025-01-08 14:41:50药剂科

 “睡不着”、“每天晚上睡了一会儿又醒了,后头就很难入睡,好恼火哦!”、“遭了,昨晚上又失眠了”......这些话想必大家每天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经常听到,是的,这就是现目前上班族和一些中老年龄人群遇到的睡眠问题。

  根据《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60.4%的人群存在睡眠紊乱症状。其中,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约10%的成年人受到失眠症状困扰,女性失眠患病率高于男性(17.6% vs.10.1%)。

  那么什么是失眠呢?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从开始睡觉到完全入眠持续时间长、难度大,高质量睡眠状态持续不佳,睡眠中易惊醒,睡眠时间短,经常在预定时间前苏醒,且醒后再难以入睡等,这些与睡眠频率息息相关,那么频率具体是多少才会判定为失眠呢:入睡难度大,时间超30分钟;睡眠状态保持不佳,整夜觉醒两次或以上;处于睡眠状态的时长减少,平均少于6.5小时;白天有疲乏无力及自感身体不适的症状。

  那失眠是不是又分很多种呢?Of course! 小编来给大家讲讲失眠的分型。

  

  总共被分为3个类别:慢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和其他失眠障碍。

  ①什么是慢性失眠障碍?其失眠的频率大于每周3次,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这些频率会直接影响到失眠的具体程度。

  ②对于短期失眠障碍,相对而言比较宽松,没有频率要求,大约有70%的患者在3个月内可自行缓解。

  ③对于少数不符合慢性或短期失眠障碍的标准被认为是其他失眠障碍。

  我们在生活中,慢性失眠是占大多数的,那么它的表现又是咋个的喃。那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

  

  慢性失眠的表现分为以下几种:

  睡眠维持困难且觉醒时间比期望的早;到睡眠时间仍不肯睡觉;还有就是无父母或照料者干预难以入睡(这种属于儿童失眠的表现);白天上班疲劳或萎靡不振,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或易激惹,最多的就是白天打瞌睡,工作上积极性很差,精力不集中出错率增大。上面所说的症状表现每周至少出现3次且至少持续3个月,那就属于慢性睡眠障碍了。

  现目前导致慢性失眠的成因有哪些呢?

  1.就是所谓的过度觉醒,这会促使我们的躯体水平会出现疲倦、乏力;我们的大脑会有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等表现,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大脑在传递一种高度警觉状态,就像一个卫士一直处于站岗状态。

  2.还有我们自身的心理,处于过度忧虑、敏感多疑,在白天的时候有情感跌宕起伏的变化,使得晚上睡觉变得敏感、紧张,从而降低睡眠质量。

  

  我们该怎么治疗慢性失眠呢?

  第一,心理治疗

  ⑴睡眠卫生的纠正,调整不良的生活与睡眠习惯,从而帮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⑵认知上的改变,认识到我们自己对于睡眠的错误认知,以及对失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与态度,重新树立起关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观念,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⑶我们要进行睡眠的限制,夜间睡眠的卧床时间适当推迟,增加睡眠的连续性,直接提高睡眠效率,并且通过适量缩短白天的小睡,进而保证夜晚的睡眠;

  ⑷松弛疗法,我们通过放松治疗可以降低睡眠时的紧张与过度警觉,从而促进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提高睡眠质量,比如睡前放首轻柔舒缓的音乐,使我们的交感神经兴奋降低,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得到缓解。

  第二,药物治疗

  首先我们药物治疗原则应遵循按需、间断、足量原则,同时兼顾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到达有效剂量后不轻易调整剂量。

  第一类是苯二氮卓类的药,即通常所说的安眠药。这类药物对大脑神经有一些损伤,在服用的时候,需要通过医生的建议来确立正确的剂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等。常见的药物包括:氯硝西泮、地西泮、咪达唑仑、艾司唑仑等。

  第二是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该类药物一般副作用比较小,适合老年人和长期失眠患者服用。常用的有唑吡坦、佐匹克隆等。

  第三是一些辅助改善睡眠的药物,例如谷维素+维生素B1,这是营养神经类药物的经典组合,也是失眠联合用药的基础用药方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用于植物神经功能性失调及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失眠。

  第四是食欲素受体拮抗剂,食欲素又称下丘脑分泌素,具有促醒作用。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失眠。其发挥作用的靶点与其他安眠药不同,现在的研究显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

  那么服用这些药物需要注意什么呢?

  ⑴首先开具治疗失眠的药物,如氯硝西泮、地西泮、艾司唑仑等一般只有在医院里才能开到,因为属于精神类管制药物而且每次也不能多开。这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长期使用会引起依赖。所以要考虑到合理的使用剂量、服用的时间。

  ⑵如服用右佐匹克隆等药物时,因药物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一个剂量,并且在固定时间内服用,能够改善睡眠。

  第三,中医治疗

  那么在中医上,失眠是“不寐”,是因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五脏功能失调导致心神失守,出现失眠障碍。关于失眠的中医治疗常采用中医药治疗,以及针刺、穴位按摩、艾灸、耳穴、中医心理疗法等非药物疗法。而中医治疗有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特点,现目前也是最火的一种治疗方式之一。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于失眠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我们日常应该怎么去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来保证健康的睡眠呢。

  ⑴建立规律的生物钟,每天固定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促进睡眠。

   ⑵良好的睡眠环境,一般来说保持卧室安静,屋里的灯光适度调暗,再购买适合自己的床垫及枕头,有利于促进睡眠。

  ⑶限制茶、咖啡及刺激大脑皮层的饮品和食物的摄入,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⑷适量的户外运动,制定规律锻炼计划,有效改善夜晚睡眠质量。

  ⑸避免在睡前摄入大量食物,增加消化功能负担,影响睡眠。

  

  参考文献

  1.苟永鹏,张筱微,孙少卫,等.失眠症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J].中国疗养医学,2022,31(5):483-491.

  2.李双艳,张斌.失眠障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24,40(6):731-737.

  3.KARNA B, SANKARI A, TATIKONDA G. Sleep Disorder[M].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2023.

  4.张斌. 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4):381-390.

  5.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4):1844-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