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易瘦体质,爆火的“瘦子菌”有用吗?

2024-11-21 14:53:53临床药学科

“双十一”刚过,在这场“全民购物狂欢”中卖得异常火爆的减肥产品大概非“瘦子菌”莫属。想必各大直播间里主播的卖力广告词还在耳边回响,“吃了瘦子菌,饭后葛优躺,体重蹭蹭降!”“每天1粒让养成易瘦体质”……听起来简直是为所有减肥战士量身定制的福音。可问题来了,细菌还分胖瘦?瘦子菌真能让你躺瘦吗?

一、什么是“瘦子菌”

关于菌群的胖瘦之分,其实来源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在瘦体型的人群中,肠道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比例增加,而肥胖人群这一比例则相反。进一步监测肥胖人群减肥期间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观察到了肠道菌群构成的“重塑”过程,向包含相对数量更高的拟杆菌亚型发展,包括某些乳杆菌、双歧杆菌。所以其实所谓“瘦子菌”,大多指的是瘦人肠道中比例较高的乳杆菌、双歧杆菌。

确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跟我们自身的遗传、饮食等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肥胖的发生,肥胖受试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减少。益生菌干预肥胖的机制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包括:有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生、肠道pH值的降低、免疫系统的调节(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通过肠-脑信号传导促进饱腹感和增强氧化代谢等途径等。

对改善肥胖受试者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有益的菌株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乳双歧杆菌B420就是被提得最多的菌种,已然成为了“瘦子菌”的代名词。然而它其实就是一种益生菌,乳双歧杆菌是它所属的菌种,B420 则是它的菌株号,两者组合就相当于益生菌的“身份证”。它在2010年的时候经过国家安全评估,属于可用于食品的菌种。

二、“瘦子菌”乳双歧杆菌B420是徒有其表还是真的是减肥新星?

其实不能看营销宣传,网络的“瘦子菌”给人的感觉似乎吃上就能实现轻松躺瘦几十斤的目标。

我们但拿研究数据说话,轻松躺瘦几十斤是不可能的,稍微瘦一点点是可行的。

一项可信度比较高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研究人员找来了 225 名大体重的人群(BMI 都在 30 左右,腰围都在 100 厘米左右),随机分成4组来探究乳双歧杆菌B420减肥是否有效。研究者在没有饮食、运动干预的条件下,结果却不尽人意,使用6个月后统计数据发现,使用B420 组平均减重不到 1公斤 、腰围平均减少 仅2.4cm(2.4%)。因此由此可见乳双歧杆菌B420确实能改善体重、体脂、腰围,但效果只能说平平无奇。因为从临床效果来说,6个月至少减少初始体重的 5% 才能显著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血压、血糖、血糖等指标。

对于益生菌减重,《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确实有提到,成人肥胖者可通过服用含有特定菌株的益生菌协助减重,并因此获得代谢指标改善。但推荐级别为“弱推荐”,可以理解为权衡风险收益成本之后谈不上有必要,可以吃,可能会有益处,但不吃也不会对你的减肥计划有什么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市面上所有的乳双歧杆菌 B420 产品,都不是药品。同时益生菌市场鱼龙混杂,缺乏统一监管机制和统一的监管标准。

因此建议选择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体重管理,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多吃膳食纤维(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如果真想尝试益生菌产品,选择正规厂家、有明确菌株标注和剂量的产品。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 Hibberd AA, Yde CC, Ziegler ML, HonorÉ AH, Saarinen MT, Lahtinen S, Stahl B, Jensen HM, Stenman LK. Probiotic or synbiotic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e-x-tabolism i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weight management in overweight adults. Benef Microbes. 2019 Mar 13;10(2):121-135.

[2] Uusitupa HM, Rasinkangas P, Lehtinen MJ, MÄkelÄ SM, Airaksinen K, Anglenius H, Ouwehand AC, Maukonen J.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420 for me-x-tabolic Health: Review of the Research. Nutrients. 2020 Mar 25;12(4):892.

[3]  Ley, R.E.; Turnbaugh, P.J.; Klein, S.; Gordon, J.I. Human gut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Nature 2006, 444, 1022–1023.  ecolog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 11070.

[4]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