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幽门螺杆菌可防可治
2023-02-21 12:00:16药剂科
近年来数据显示,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幽门螺杆菌越来越多的出现公众视线中。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第15版致癌物报告,首次将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列为明确致癌物,令许多人谈“幽”色变。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定植在人体胃部。
二、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什么症状?
绝大多数人感染后是没有症状的!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能破坏胃粘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性反应,可能引发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一系列疾病,会出现反酸、腹痛、口臭、餐后饱胀不适等症状。但绝大多数人感染后是没有症状的。
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一点症状都没有,那需不需要进行治疗呢?
需要,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需进行根除治疗。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患上胃癌的风险将明显增加,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
三、幽门螺杆菌是怎样传播的呢?
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传播途径,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于唾液中。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却有传播的风险,比如说喝水共用一个水杯;吃饭时,用进嘴的筷子去夹菜,或互相夹菜,老年人爱对小孩口对口喂食,这种情况在我国比较常见,这种就餐习惯极易传播幽门螺杆菌;另一种常见的口口传播方式就是亲吻,除了情侣之外,很多家长也喜欢和孩子嘴对嘴亲吻,如果一方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另一方很有可能通过亲吻也被传染。
第二种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幽门螺旋杆菌也存在于粪便中。幽门螺杆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被污染过的食物或者水源又被食用,也增加了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风险。
四、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预防:1.加强个人卫生,餐具定期消毒,就餐时尽量跟家人朋友分餐,用公筷夹菜,禁止对孩子进行口对口喂食。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幽门螺杆菌不耐热,食物均需经高温消毒后食用;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嗜酒等;3.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食脂肪过多等油腻的、刺激性食物。
五、治疗幽门螺杆菌时医生开具了一大堆药,需要吃这么多药吗?
需要的,单纯使用某种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尤以三联疗法最为常见。但近年来,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特别是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的根除率也逐渐下降,四联疗法逐渐取代三联疗法。我国最新的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共识意见指出,由于我国的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15%,故我国目前推荐铋剂四联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根除方案。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糜烂溃疡愈合如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铋剂:抗生素增敏、根除率增高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
抗生素:使用普遍,耐药性较强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等。
四联疗法即使用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和2种抗生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配药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PPI)+ 铋剂 +(四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服用2周左右。停药4周后,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综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四联用药,疗程在两周左右,所以会出现你需要服用一大堆药品的情况。
六、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行根除治疗以后,一般不会复发,但病从口入,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复发的机率便大大提高。因此,在根除治疗后,依然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好预防,幽门螺旋杆菌就不容易复发了。
其实,幽门螺杆菌并没有那么可怕,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水平已经相当成熟。一般来说,患者只需在医院的消化科经过约2周的药物治疗,就可以让幽门螺旋杆菌“全军覆灭”,只要积极治疗,便可根治,无需过度紧张。
参考文献:
1. 周雪亮.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101-103.
2.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3. 杨滨海 . 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分析 [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8,5(13):42.
4. 曹少红 . 益生菌预处理联合四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观察 [J]. 安徽医药,2018,22(5):983-985.
5. 盛建民.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J]. 德州学院学报,2021,37(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