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体重宝宝出院后呼吸管理

2023-12-12 08:35:23新生儿科

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11月17日设定为“世界早产儿日”,旨在呼吁大家更多地关注早产问题,加强相关研究,减少早产所导致的婴儿健康问题及死亡问题。随着围产医学及重症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胎龄小、体重轻的早产宝宝得以存活。这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如何观察护理是宝妈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家长们最担心最紧张的呼吸问题聊一聊如何进行出院后管理。

(一)一般早产儿出院后呼吸管理:

早产宝宝吮奶及吞咽能力均较弱,可能出现奶汁来不及吞咽易致呛咳误吸影响呼吸,所以母乳喂养亲喂时需尽量含住大部分乳晕,如果奶急,妈妈应该适当的夹一下乳头来控制下奶流速,如果为奶瓶人工喂养,奶汁最好充满奶嘴减少空气吸入。部分早产宝宝甚至存在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的情况,吃奶过急常会憋得喘不过气,这时需要让他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吃。

早产宝宝抵抗力较差,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呼吸道感染,所以平时需注意新生儿与呼吸道疾患病人隔离。密切接触者中如有感染性疾病患者尤其呼吸道感染,建议其佩戴口罩。减少外来人员的探视,避免早产宝宝去人员数多或复杂的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注意对早产宝宝呼吸的观察。新生儿呼吸为腹式呼吸,正常呼吸频率为40-50次/分,呼吸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若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或小于30次/分,出现呼吸费力、张口呼吸、点头样呼吸等呼吸困难表现均为异常,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另外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存在周期性呼吸的情况,有时呼吸快一点有时呼吸慢一点,甚至有短暂的停顿,但停顿时间一般5~10秒,并且不伴有面色发青或苍白的情况,心率、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这是正常现象,无需担心。如果观察到宝宝呼吸慢下来,肢体不活动了,并且出现面色改变,此时多半出现了呼吸暂停,就需要立即处理,若此时正在吃奶,需立即停止喂养,可侧卧位防止呛奶误吸,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即头部躯干在一直线上,脖子处于伸展状态,然后马上弹宝宝足底或者摩擦背部让宝宝哭出来。然后到医院就诊排查呼吸暂停的原因,尤其缺氧时间长、反复呼吸暂停者需立即就医。

(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出院后呼吸管理: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是极早(胎龄<32周)或极低体质量儿(出生体重<1500g)常见的慢性肺部并发症,可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心肺功能低下、神经发育障碍等。越早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宝宝,其肺发育程度越不成熟,肺损伤越明显,则BPD的发生率高,且BPD严重程度亦随之增加。BPD宝宝出院前均应由医护人员针对患儿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家庭护理指导,包括家庭照护所需的设备(如经皮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家用制氧机等)及家长需掌握的护理技能(如判读血氧仪数据、制氧机参数调整等)等。患儿出院后需要常规监测经皮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 SPO2),SPO2要维持在92%以上。经皮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是一种便携式仪器,操作方便,准确率高,通过检测受试者的手(手腕)或脚(脚腕)的反射光强度来测量血液中的氧含量,从而确定受试者的氧合情况,同时也可以监测心率。因早产宝宝手脚细小,指夾式容易脱落,建议采用专用于新生儿的海绵或硅胶捆绑式血氧探头进行监测,注意探头的发光点与接收点对正以提高准确度。探头捆绑需松紧适度,持续使用者每隔2小时左右更换捆绑部位,以避免皮肤被压迫时间过长导致缺血损伤。可设置报警范围(一般下限设置88%,上限设置96%),但探头松脱或宝宝活动剧烈时常常出现异常报警,此时需注意宝宝有无面色发青、呼吸暂停等缺氧表现来进行鉴别,检查探头位置重新捆绑。出院时为轻度BPD的宝宝一般不需要吸氧或仅在吃奶时短时吸氧。部分宝宝需要低流量(0.5-1L/min)鼻导管吸氧才能维持SPO2在92%以上,此类患儿出院后建议继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家庭配备的制氧机,以可调节氧浓度及流量者为最佳。保持宝宝的SPO2在92%以上,逐渐下调氧气浓度及流量。脱离氧疗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时间长者甚至可达几个月,不要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过程中减少或停止氧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发生重症肺炎、喘息性疾病机率高。若宝宝出现需氧流量或浓度增加、呼吸困难、气促(3月以内呼吸次数超过60次/分,3月-12月超过50次/分)、频繁咳嗽、喘息、烦躁不安、奶量明显下降、频繁吐奶或吐奶情况较前加重等表现,需及时就诊。喘憋严重者有窒息风险,可及时行吸入性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如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氧气雾化后立即就诊。BPD宝宝建议呼吸专科门诊行肺功能随访监测。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专业委员会、西安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9):1048-1052.DOI:10.3969/j.issn.1673-5293.2019.09.002.

[2]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循证医学学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出院后随访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5):455-465.DOI:10.7499/j.issn.1008-8830.22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