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人群的体检建议和注意事项

2022-12-26 15:46:45体检部

你会定期去做体检吗?      

你觉得常规体检有用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有的人觉得体检很有必要,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有的人认为常规体检意义不大,只在有特定疾病时才去做检查。

事实是怎样的呢?

事实是常规体检可以更好发现和控制慢性疾病,促进生活习惯改变、提示疫苗的接种和癌症的筛查,改变体检者对健康观念的认知。常规体检,通常包括以下3类:

在此基础上,体检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比如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家族史等等,增加个性化筛查项目。

那么各年龄段人群应该重点筛查哪些项目呢?

青少年:

青少年每年体检一次,体检重点项目是第二性征,如乳房、腋毛和阴毛、睾丸、阴囊和阴茎变化。

体检内容是称体重、测血压、牙齿检查、心肺听诊、肝脾肾触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脂全套、肝功能全套、胸片、心电图、B超、心脏彩超等。

20-30岁:

20岁至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们饮食、作息不规律以及工作压力,尤其要注意肝功能、血常规及黑色素瘤、生殖系统病症(人乳头瘤病毒HPV、乳腺癌及睾丸癌等),预防高胆固醇风险。如果你总觉得口渴、疲劳,出现体重减轻等问题,那么就要关注血压和血糖的检测,女性乳腺、男性前列腺、甲状腺等方面的检查,如有吸烟者建议增加低剂量胸部CT、密切注意血压,一旦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能就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40岁:

40岁开始,衰老的表现开始增加,很多癌症风险也在增大。每年的体检,可以增加心脑血管方面筛查,比如心脏彩色B超检查,颈部血管彩超,多普勒检查。以及消化内镜检查,抽血查肿瘤标记物,还可增加骨密度的检查,早期防治骨质疏松。

50-60岁以上:

50岁至60岁以上是各种肿瘤的高发年龄,除了常规的高血压、糖尿病的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检查以外,建议增加肿瘤基因筛查、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相应的并发症的排查,结肠、骨密度也是持续重点关注对象。

为了检查结果更加准确,体检者在体检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采血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10: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1:00,糖尿病客户可与医务人员沟通,请尽早采血,避免低血糖。体检前1~3天饮食要清淡,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品,不要饮酒,也尽量避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体检前3天不服用维生素C、减肥药及抗生素药物,以免影响健康体检结果。检查前最好禁食8-12小时,检查当日早晨应禁食、禁水。抽血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直至不出血。

      2.睡眠

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选前一天没夜班的时候去体检。因为“熬夜”是身体的一种应激状况,这种状况下会导致内分泌系统产生变化。

      3.衣着

体检当日应衣着宽松,不宜穿连衣裙、连裤袜;做X光、CT检查时,勿穿带有金属钮扣的衣服、文胸,请摘去项链、手机、钢笔、钥匙等金属物品。

4.女性特别注意事项

未婚女性禁止行妇科检查及妇科腔内B超检查。中青年女性建议体检避开月经期(因月经期间不能进行妇科检查以免引起感染)。怀孕和疑似怀孕的受检者,不能做放射项目。妇科检查前24-48小时避免性生活、盆浴、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

5.其他

测量血压及心电图检查要求安静状态下进行。为了保证尿液检查准确性,请务必采集中间段清洁尿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者,晨起应照常服药,可饮白开水50-100ML,一是给体检医师评价降压效果提供依据,二是避免在体检过程中发生意外。但糖尿病患者降糖药需带到医院,用餐前服用。保存好自己每年的体检报告,用于异常指标的参考、分析、对比。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体检预约入口(微信扫一扫)